传媒内参导读
>来源:传媒内参“指尖综艺榜”调研组(转载请标明出处)
文/朝明
直播综艺冷思考
冷思考1:不要盲目的相信直播综艺会火
无论何种尝试,直播 综艺都像在摸着石头过河,直播与综艺的深度捆绑,为内容生产的时间、环节、逻辑带来更多考验,同时也面临着节奏、尺度和受众习惯的制约。
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播研究中心秘书长冷淞直言不讳地指出,现在大家不要盲目的相信直播综艺会火,直播综艺节目依然存在“三无”问题,部分节目都很无聊,说白了都是看色,基本上就是无聊的人在播,无耻无知的人在看,稍微有一点点涉及到互动感和特色性能体现出来就会吸引很多人,一些成本较低的直播综艺,直播时长在两个多小时,带有游戏性质吸粉很快。
针对直播中的打赏行为,冷淞指出这是综艺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从网络视频发展的维度看,整体发展方向是满足观众窥私欲,而直播综艺的火爆,将窥私更彻底,大多数直播综艺迎合观众口味,满足了观众的窥私欲。
在冷淞看来,电视台具有无可代替的权威性,而网综的权威性降低了一半,直播平台更没有权威性可言。直播节目到达率是好,所有人都能去看,但是到达率跟权威性呈反比,冷淞指出,观众最终信任一个商品,还是通过主流渠道,电视台依然是很有价值,只是权威性没有变现,而直播综艺,同样将面临国家的监管。
直播综艺如何良性创新驱动发展?冷淞认为直播综艺良性发展的驱动力来自在“正能量窥视”的前提下,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窥视欲望,何为“正能量窥视”?即在“窥视”过后有心灵层面的感动和精神层面的思考;
其二,满足用户的分享欲望,特别是对有跨屏属性话题的互动和观点的分享,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呈现则会更为直观;
其三,在商业模式层面,满足观众追求省时便利、优惠购买的消费心理,将网络综艺与商品的推广紧密结合。
此外,冷淞还指出,中国正在往中老年化的方向走,老年人只会越来越多,是不可忽视的庞大收视群体,随着现在互联网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中老年上网基本无碍,期待将来可以研发老年人喜欢的网络综艺节目。
【2017年部分融入直播元素综艺节目统计】
冷思考2:网络直播愈演愈烈?为何电视直播凤毛麟角?
2016年,网络直播大混战的另一现实是电视直播越来越少。为什么电视综艺不再青睐“现场直播”?电视综艺直播越来越少的背后是直播性价比太低。
目前,综艺节目进入大片时代,大体量、大制作、大明星正成为标配,追求电影级拍摄手法,后期制作更是二次创作,市场上用真人秀能赚更多的钱,为什么还要直播?再加上政策对播出时间和播出方式的有着严苛的限制,直播似乎更没有必要。在面临网络冲击时,电视自诩还有“内容生产”的核心竞争力;当纯网综艺遍地开花,电视自诩还有“现场直播”杀手锏。如今移动直播来势汹涌,全民狂欢,电视还有什么?
冷思考3:深度互动,网友操控,电视节目产业链该何去何从?
直播还会让电视人怀疑到底什么是内容。传统的电视节目内容生产,经历深刻的内容研发,缜密的策划逻辑,强烈的导演意识,丰富的编剧思维,在各个环节工业化生产,流水式精耕细作,贯穿始终,讲究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统一。
直播的互动性给予了观众至高无上的权利,他们可以通过打赏方式来选择剧情的走向和演员的去留,如果说直播平台上,一档节目的内容策划、情节推进、故事结果交由网友实时操控,传统的电视节目逻辑思维将被打破,是不是意味着以后电视节目研发、制作人、导演、编剧的作用将进一步削弱?如果成为主流,势必对原有电视节目产业链造成不小的冲击。
冷思考4:与传统电视综艺体量相比,小巫见大巫
归根到底,综艺节目的收入还是依靠广告,而广告又依靠观众规模,直播综艺如何获取更大的观众规模才是关键。从目前的现状来看,直播就算能吸引到100万网友即时在线,与传统的综艺节目收视人群相比也只能算“小众”。
据《2016腾讯娱乐白皮书》数据显示,2016年卫视综艺约有144档,网络自制综艺约有111档,两者均以每年同比15%-20%的增速飞速增长。与此同时,卫视综艺与网综火爆的背后直接导致冠名费水涨船高,据不完全数据统计,2016年卫视综艺,5亿、7亿的冠名费开始频繁叫价,千万甚至“破亿”级别的投入再也无法入综艺主的法眼;网综也迈入了“亿”冠名时代,并在这一年内以1-2倍的增长速度试图冲破网综市场的天花板。
直播综艺虽然能提升节目内容,但整体来说还是噱头大过实际带来的效益,至于以后是否势如破竹,直播综艺还在等待一个现象级爆款。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