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资料图)
作者:刘天放
影视剧是烧钱的艺术不假,但如果告诉你一部电视剧的起步价是3亿元,那么你还能淡定吗?这不是烧“冥币”,而是烧真的人民币。如果你还不觉得震惊,告诉你一部电视剧花费6亿元甚至以上,这下总该震撼到你了吧?是的,就拿大剧《如懿传》来说,其制作成本就是天价,据说单集的价格就在9000万。2016年中国影视剧的制作成本一涨再涨,预计,2017年也将是一路爆升,不但购剧价格飙升,演员,尤其是大腕儿演员的片酬也将呈火箭式上升趋势。
先说购剧价格,这一般都由播出平台,即电视台埋单。据报道,一线卫视的购剧资金基本维持在209亿左右,如江苏卫视准备花15亿元、浙江卫视准备掏20亿元购剧,东方卫视影对外公布采购经费也较前年增加了35%。接盘的电视台为了抢下大单,不惜一切代价狂购影视剧,而想要抢首播权更贵。虽然花这么多钱,可这样的大台也仅能购买五部左右的大剧,因为一线大剧的售价一般都超过3亿元,而顶级的更高,以制作售价超过5亿元来计算,一线卫视一年最多也只能购买三到五部大剧。
再说演员的片酬,更是令人咋舌地呈爆炸式增长。演《如懿传》,周迅一人的片酬就高达9500万元,快一个亿了。霍建华和两位主演的片酬加一块是1.5亿元。据称今年片酬最高的演员是吴亦凡,为1.2亿元,周迅为9500万元,鹿晗为9000万元、Angela baby(杨颖)为8000万元,杨洋为7000万元……难怪有人戏称,要说当下敢与房价拼一拼的也有演员的片酬了。即便拿了这么钱,这些演员都被吐槽仅能“看脸”,演技却越来越差。由于广告的倒逼,无论是制作方还是电视台,都一个劲儿地“看脸”。无论是哪一方都在赌博,就看运气;做剧卖剧是一门生意,而并非只是为了艺术。
那么,如此畸高的电视剧成本,谁来买单呢?当然是广告商。商家在影视剧的制作中具有强势话语权。人家有钱就任性、就强势。广告商家就喜欢用人气高的青年演员,大明星市场号召力大、卖相更好,尤其是“小鲜肉”。青春武侠剧《惊天岳雷》的制片人钱晓鸿说得好:“对广告商来说,他们看重的就是明星的号召力和可以直接转化成购买需求的可能,相对于制作水准和剧作品质,一部剧是否有大明星参演才是最关键的。”而行业内也有抵制高片酬的号召,但片酬依然不降反涨,因为制作人根本没有最终的决定权。也有尝试不用明星阵容的,但最终都因为得不到市场的良性反馈而宣告失败。如在靳东还没有大火前,曾拍摄了《到爱的距离》,该剧拍的不错,可就是不被市场认可。
影视剧与商业的内在规律不可否定,而艺术与商业之间也要找到平衡,不能一味追求商业而忽视了艺术。艺术被商业消解,剩下的只有钱了,那么没有艺术性的影视剧还能称为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影视剧吗?烂剧充斥荧屏,已使物质力量几乎完全主宰了艺术,金钱可以对艺术进行生杀予夺,可以亵渎艺术,可见,所谓影视剧佳作,已经与社会大众无关,与艺术本身无关了,这是谁的悲哀?过度商业化让观众直接看到的,还有影视剧里面到处都是的“植入式广告”,那早已被大众痛恨至极。有植入广告不怕,但过分了,就无法令人容忍。
影视离不开商业,但过度商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势必导致烂剧横行。过度商业化的结果就是影视剧质量的降低,影响的是影视剧的健康发展,最终伤害的还是观众。资本疯狂,但人是有理性的,资本再疯狂,人也不能疯狂,人要是疯狂了,那么中国的影视剧就会陷入无序竞争的乱象,影视剧的质量就会每况愈下,其艺术性就会大大降低,那么,我们的文化传播还凭什么去打动世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