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俄影片中的列宁和他的中国卫士。(图片来源:新浪微博@新华网)
【俄罗斯龙报网】前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年》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这是剧中列宁的卫士瓦西里前往乡下征粮前安慰饿得半死的妻子时说的。这句台词伴随着这部电影一起整整影响了中俄两国几代人。在困难时期,这两个“会有的”几乎是每个中国人都能脱口而出的励志名言。虽然很多人记住了瓦西里这个人物,却少有人知这位列宁的卫士竟然还是一个中国人。近来,随着俄国十月革命一百周年纪念日的到来,中俄将合拍一部反映那段史实的电视剧,这些曾在俄罗斯各地的革命运动中浴血奋战的中国官兵再度走入公众的视线。
中俄将合拍电视剧《列宁和他的中国卫士》
新华社报道,中俄两国影视公司4月11日在莫斯科宣布,双方将根据真实史料,合作推出30集电视连续剧《列宁和他的中国卫士》。据该片导演胡明钢介绍说,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后,数万在俄华人投身列宁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加入红军队伍。其中,“中国军团”在张福荣率领下与白军浴血奋战,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作出了贡献。
该剧取材于真实历史。它根据俄罗斯最新解密档案资料,以十月革命为背景,讲述一段尘封百年的历史:由于“中国军团”骁勇善战,意志坚定,布尔什维克从中选拔一批官兵进入列宁卫队,7位中国卫士为保卫列宁、保卫苏维埃政权与敌人进行了生死较量。
影片的主人公“李”原名李富清,曾任“中国军团”三营营长。1919年,李富清和70多名中国战士,被调到彼得堡(列宁格勒),担任了列宁的卫士。他进入卫队后深得列宁信任,担任过圣彼得堡斯莫尔尼宫和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卫士组组长。1924年列宁逝世时,瓦西里还代表莫斯科军事学校为列宁守灵。正是在此期间,苏联战友给李富清起了个“瓦西里”的苏联名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同甘共苦的战友们便只知有“瓦西里”,不知有“李富清”了。1933年,瓦西里随同许多华侨从苏联回中国定居。1957年,瓦西里还作为中国劳动人民参观团的成员赴前苏联访问。行前,在北京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72年,李富清逝世。
“中国营”曾同俄国人民一起浴血奋战,也被永远铭记。(图片来源:香港中评社)
“十月革命”的“中国营” 被俄罗斯永远铭记
时间回到100年前,在1917年寒冷的冬季,有这样一群中国人,在“十月革命”的感召下,他们拿起武器和俄国人民一同战斗,在国内战争的各条战线上出现了无数个“中国团”、“”中国营“”、“中国连”,并最终帮助俄国人民推翻了沙皇的统治。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经统计,在俄国革命爆发之后和随即开始的国内战争中,在红军国际部队中有5万余名华人官兵浴血奋战在异国土地上,创造了无数悲壮感人的英雄事迹,而所有的中国志愿人员都无一例外地珍惜自己的民族荣誉。中国国际部队的武器肯定比不上正规红军的精良,但他们打起仗来常常是几十个人独抗数倍于己的敌人。从西伯利亚到圣彼得堡,“中国营”的士兵们洒尽了鲜血,也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们装备很差,没有交通工具,硬是靠着双脚徒步数千公里;没有防弹衣,硬是冒着白军密集的枪林弹雨奋勇冲锋,他们视死如归的气概令人赞叹不已。在俄罗斯广袤的大地上,从彼得格勒、罗斯托夫、顿河草原、基辅、直到茫茫无际的西伯利亚,到处都安葬着中国国际主义战士的“无名烈士墓”、“友谊墓”。
俄国传记作家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Mikhail Bulgakov)在1923年写作的短篇故事中,也专门提到中国人参与俄国大革命。他指出,1917年后,不少中国人参加了红军,为俄国的革命事业作出贡献。1918年9月1日《乌拉尔工人报》曾报道,“在我们战线上作战的中国团,以其坚强和极端坚韧不拔的品质而着称,光他们缴获的机枪就可以装备一个师了。中国团是我们战线上最好的红军部队。”革命胜利后,列宁接见了所有战功卓著的士兵,其中就包括12名中国人。
为表彰中国官兵的功绩,苏联政府后来在莫斯科红场列宁墓旁专门修建革命战士兄弟墓,以示对中国烈士的纪念。由于历史久远,加之战争环境恶劣,许多中国烈士的名字已无从考证,墓碑上仅刻有“张”“李”两个中国大姓。
中国人为俄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不可遗忘。(图片来源:香港中评社)
继往开来 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友谊两国人民不会忘记
香港中评社报道,学者李永昌指出,早在1917年11月25日,由阿拉巴耶夫斯克、纳杰什乌金、彼尔姆等地区华工组成的“中国营”诞生。全营两千多人,任辅臣任团长。该营曾在1918年10月至11月积极参加了维尔霍图里耶市的战斗,这座城市位于阿克泰河的河口。
2016年8月,北京环球网援引俄罗斯卫星新闻通讯社报道,俄罗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州政府已展开相关工作,以修复俄罗斯1917至1922年国内战争期间在阿克泰河牺牲的中国将士埋葬地纪念碑。据报道,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的阿克泰河河岸可能埋葬有大约300名中国将士。
如今,“中国营”老战士韩广乡的后人韩丹星女士踏着先辈们的足迹,继续为中俄两国人民的友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中国经济网报道,年近50岁的韩丹星目前是圣彼得堡市孔子汉语学校的校长。自1989年起定居俄罗斯,20多年来她一直积极从事中俄两国的合作与交流。1917年韩丹星的外公韩广乡参加了苏俄红军,并和其他中国华工一起组成了一支“中国营”。提起自己的外公,韩丹星一脸骄傲:“他是我们全家的光荣。”
韩丹星说,人们至今还不知道大部分牺牲的中国华工的名字,但是列宁记住了他们,俄罗斯人民记住了他们。正如莫斯科二战无名烈士墓上所铸刻的“无名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字一样,历史会永远记住无数个“张”和“王”在异国他乡的奉献精神。
(编辑:龙马)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