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别重逢的国产剧类型。
周梅森的反腐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还是火过一阵的,《忠诚》《至高利益》《绝对权力》等剧无论剧情还是演员都可算是超一流水准,在某种程度上完全可以媲美甚至超越近两年在网络风评大好的《大明王朝》或者《走向共和》。而这部由陈六子陆桥山小阁老姜大牙联绎出演的同类型剧,就前几集看,同样精彩。
回归到电视剧剧情,先分析一下该剧的大背景。前两集基本都已经交代清楚了。
1,新任省委书记沙瑞金空降任职汉东省;与此同时,最高检直接下令拘捕汉东省京州市副市长丁义珍。
2,丁义珍由京州市市委书记李达康一手提拔重用;负责拘捕丁义珍的公安厅长、反贪局长以及检察长都是省委副书记高育良的学生。
3,李达康与高育良在由正厅晋升副部过程中存在过竞争关系;李达功在领先优势下,由于领导下干部被查,被高玉良逆转,先行一步提拔为副部。
4,李达康与高玉良现在同属副部级,李达功有趋向要接任省长,在晋升正部的进程中再次处于领先优势。此时又有李领导下的干部被查。
由此,整部电视剧的主线剧情就昭然若揭,整个故事显然是将围绕 李达康 和 高玉良 二人的冲突展开。
EP1 第一次冲突——拘捕丁义珍
第一集中,二人之间的冲突主要在于 对丁义珍 是 由纪委双规还是由检察院拘捕。
省检收到最高检的命令后,便来向省委汇报。参与讨论的除省委常委高、李二人外,还有参与办案的季检察长、反贪局长陈海,以及恰好在场的祁公安厅长。
戏剧性的是,最没有发言权的祁厅长先讲话支持纪委双规,李 立马表示赞同。而祁的老师与顶头上司 高 对此不置一词,直接征询季检察长的意见。
高和祁的关系明显相当密切,季很容易会想到,祁不走常规的发言可能是代表了高的意见。然而按常理讲,高应该是会主张检察院出面。季一时不清楚高真正的想法,于是只好划水,把两种办法利弊各陈述了一遍,态度暧昧。
祁现场反水,季又模棱两可,高只好又追问陈海意见,陈海完全支持由检察院拘捕。陈海虽然态度坚定,可惜人微言轻,立即被李达康怼了回去。
此时的形势,在场五人中,两人支持纪委双规,一人支持检察院拘捕,一人中立。高玉良若赞同检察院,势必要和李达康正面冲突;若是不表态,显然将决定走纪委途径,主动权就在李达康手中。
高玉良神色凝重,待李讲完后,立即又征询了季的意见。此时高的态度就明晰了,若是高也支持纪委出面,那高、李、祁意见一致,早就可以下结论,而不必再费时讨论。显然,高还是倾向于检察院出面。
季此时站稳了立场,旗帜鲜明地支持检察院拘捕。把案子交给最高检,不仅避免了省委的被动,当然也就避免了高玉良的被动。
高一边听一边点头,神色稍许放松,终于等到了理想的答案。既然在场两位副部级意见终于发生了分歧,他便有理由不做决定,请示省委书记沙瑞金。
高和沙的通话也值得一提。虽说是为了征询丁义珍一事,刚开始通话时,高却对此绝口不提,只是讲些题外话。反而是沙主动提及了最高检交待的这起案子。
很多回答在讲,高此举是在拖延时间,甚至还推出高是丁幕后的boss,这其实都毫无道理。且不说这是和新任领导通话,就算是与父母亲友打电话,也不至于一上来就劈头盖脸直入主题,总要寒暄几句吧。
高 要请示 沙 的态度,当然不必急于一时。太着急,反而容易理解不到沙的指示。
沙既然已经提到了最高检要汉东省协助办案,又没有做其他指示,其实态度也就不言自明。就好比一个女生给她男朋友讲dior新出了一款好看的口红,即使只是简单一提,但心中明显是含着想买的意思的。
何况此时正是新任省委书记上任伊始,最高检就对该省布置了如此大案,结合背景一来看,很难说二者没有任何关系。
再看沙瑞金谈及此事时 气定神闲、成竹在胸,此事他可能早已知晓。甚至一切都在掌控当中。
于是乎,了解了沙瑞金的态度,高玉良终于下定决心,对丁义珍立即拘捕,名正而言顺。
第一场冲突,李达康败了下风。
EP2 丁义珍案后续
会后,李达康与高玉良二人分别回去抓紧采取善后措施。
李达康所考虑的,无非是尽量降低案件影响,维护京州市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样也是维护自己的政绩。
一方面由市纪委调查丁案情况,知己知彼。另一方面由区长取代丁义珍,继续维持工业园区投资建设现状,拉拢客商。
而高玉良所顾虑的,则是公安祁厅长刚刚在会上的反戈一击。祁是高的学生,又是直属的下级,在关键时刻,竟然率先站在李达康的立场。高不免要将祁敲打几句。
祁所求的,是副省长的位置。高直接明示祁对此别抱希望,并告知他此事的关键取决于沙瑞金。
祁一番解释,将其反戈描绘成双簧,反而欲盖弥彰。
一个人在马路上行走,若是走在马路右侧,容易被前行的车辆撞到;若是走在左侧,容易被向后行的车辆撞到;倘若是走在中间,那前行逆行的车辆,都会将其撞到。
祁本是高的学生与直属部下,却想在高李二人间保持平衡以左右逢源。不仅高会对他产生看法,李对其政治对手的铁杆旧部,也不会有多少好感。
其后拘捕行动失败,祁在高心中的印象更蒙上了一层阴影。不仅忠心存疑,做事也变得不靠谱了。
此时,丁案不得不暂时陷入停滞。
当然,在陈海的心中,拘捕不力主要该怪罪几位在会议上反复研究,贻误时机的领导。
但在高玉良以及检察长的心中,该做的事情没做好尚且可以原谅。若是该做的事情没有做,或是不该做的事情却做了,那就不能接受了。
EP3 第二次冲突之陈岩石
丁义珍的案子毫无头绪。于是高玉良下令把省委附近基站打出去的电话都做一遍清查。
命令下得轻描淡写,细想却令人后怕,一个政法委书记如此轻易就能下令侦查通话隐私,不仅包括了所有省委工作人员,甚至也包括了他的同级与上级。权力熏天的政法委可见一斑。
丁的案子暂时无法展开,剧情的发展转向了新的冲突点。高、李二人都被陈岩石和大风厂吸引了注意力。
李需要尽快拆除大风厂,以推进光明峰项目,消除丁案的影响。而陈岩石是阻碍拆迁的最大阻力。偏偏陈岩石是高玉良的老领导。
李达康要拆厂,陈岩石阻挠拆厂。陈岩石无论是有意无意,他的背后,总是存在高玉良的身影。
陈岩石的存在,对李是阻力,对高却是再好不过的借力。因而谈到陈岩石时,高对属下将要重视老同志的意见。而李则强调,无论是谁在背后都一概不顾。
之前,高玉良和他的学生们通过抓捕丁义珍,使李达康吃了个暗亏。如今,高玉良的老领导又退而不休,阻碍着李达康的翻身再起。
尽管陈岩石很可能是完全出于公心,但坐视此事的高玉良显然并非看客那么简单。正如他在和陈谈起李达康时的一句题外话,这才刚刚开了头。
EP4 第二次冲突之大风厂
集团手握李达康 一周之内拆除的尚方宝剑。大风厂则有老领导 陈岩石 必须解决工人保障的“保护伞”。
而陈岩石之所以退休后还如此有影响力,一方面资格老、人脉广泛,另一方面也是取决于老部下高玉良的支持。
高玉良在幕后,和李达康,在大风厂问题上再次发生冲突。冲突愈演愈烈,终于矛盾激化,发生了群体性事件。
高玉良第一时间得知了事件的消息。这样的事情,在自媒体时代令政府难以招架。显然此事并非他的责任,要招架自然是李达康难以招架。
随后他立刻拨通祁厅长电话,先在祁面前斥责李达康,随后立即要求公安厅行动。用词上,他告诉祁莫要“贻误战机”。
战机一词实在巧妙。公安厅出动,当然不会是要和群众作战。作战的对象自然就是李达康。
正如李达康在丁案上的观点,希望地方纪委出面,和最高检争夺办案权,从而避免家丑外扬。高玉良偏偏直接派省厅的警察去处理市级的事件,其心思当然是反其道而行之,希望李达康的家丑外扬得愈烈愈好。
祁厅长很明白高玉良的心思。然而不理解领导意图是一回事,理解了领导意图却抵触不执行就是另一回事了。
只是副书记的高玉良在祁心中的地位已经今不如昔。
即将接任省长的李达康,在他看来是更稳妥更审时度势的选择。
祁先于李达康接到高玉良的电话。然而祁赶到现场时,恰好是清场工作陷入僵局,李达康百筹莫展的时刻。祁在时间上把握得相当巧妙,在李达康最需要支持的时候赶到。
祁一到,就下达了武力清场的命令。武力清场,毫无疑问是可以最快消除现场隐患的方式,但也最容易激化矛盾、酿成更严重后果。下这样的命令是要担责任的,祁一到就替李达康担起了这个责任。
等到陈岩石赶到帮助劝退了群众后,祁又向李达康建议借机直接拆除大风厂。长痛不如短痛,这解决的正是李达康的痛处。
最好的属下,不仅仅是想领导是所想,还能想到领导最需要却暂时还没想到的。
祁厅长看穿了高玉良的心思,却百般拖延并不执行,反而在面对李达康时,做了最贴心的属下。
高与李的第二次冲突,付出了数条人命与数十人受伤的代价。这一场冲突,可以说二人间没有胜利者。
虽说陈海认为,这起悲剧是腐败引起的社会矛盾必然激化。但倘若仅仅是因为腐败,为何此事恰好发生在丁义珍出逃后发生。显然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若没有李达康急切的命令,集团也不敢频频采取强拆措施。若没有陈岩石与其背后高玉良的支持,大风厂也不至于一直负隅顽抗。
李达康与高玉良,在大风厂的拆迁问题上对峙,迟早是要较量出个高低。社会矛盾的必然激化,当然也包括了李与高二人矛盾的必然激化,总会有一个爆发的出口。
接下去的剧情慢慢再分析。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