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赞郁《亲切的金子》,2005
这个瞬间出自韩国大导演朴赞郁的经典电影《亲切的金子》。警察帮助金子把所有被绑架残害的孩子的家长都召集到了一起,让他们一一观看了自己孩子被残害的录像。恸哭,昏厥,歇斯底里,最后,全部转化成了愤怒。他们选择了不同的工具,分成了四次执行自己的私刑。然后,他们有条不紊的,收集血液,清扫现场,埋葬尸体,最后拍摄了一张合影。
美丽脱俗的金子(李英爱饰)在20岁那年以绑架幼儿罪遭到起诉并锒铛入狱。一个天仙般美丽的女子在20岁妙龄被拘捕入狱,引得媒体竞相报道,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服刑的13年间,金子诚实地劳动,热心地帮助身边的人们,她因此受到了狱友们真心的喜爱,还获得了一个外号——亲切的金子。只要她开口,谁都不忍心拒绝她的请求。刑满出狱后,金子不再亲切,改变了原有的天使装扮,浓妆艳抹地开始复仇。在狱友们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支持下,金子开始一步步地实施自己精心筹备的复仇计划。金子狱中的朋友有的提供住处给她,有的送她做枪的示意图,有的为她制作手枪,还有的竟然去嫁给白老师当卧底。
出狱后金子来到一家面包店工作,在这里展开了一段短暂的恋情,面包店的年轻打工仔(金施侯饰)对金子一见钟情,金子没有拒绝,但很快就将这段感情抛到脑后。
金子的生活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报仇,她发誓要找到仇人白老师(崔岷植饰),十三年前,这个男人将自己所犯的罪行扣在了金子的头上,又绑架了金子的女儿,以孩子的性命相逼,迫使金子自愿认罪。在狱友的帮助下,金子终于找到了白老师,并将他带到了乡下一个废弃的学校关起来。金子接回了远在国外的女儿,并让白老师解释,为什么妈妈和女儿分别了这么多年。
金子偶然注意到白老师手机上的一串串小挂件,有珠链、头绳、钮扣等等。金子认出其中的珠链原是属于被自己绑架的孩子的,金子这下明白,白老师每杀死一个孩子,就会将那个孩子的物品留下作为纪念,而这串串挂件无疑表明不止一个孩子无辜被杀害。金子再次被激怒,她来到白老师的住处寻找白老师绑架杀害幼儿的物证,并找到了录下罪行的录像带。
金子将受害孩子的家长们都带到了白老师面前,当场播放了录像带,人们群情激愤,在金子的建议下,人们决定不把白老师交到警署,而由他们秘密处决。人们或单独或三三两两地拿着刀、斧子、剪子等凶器对白老师进行惩罚,直至他最后断气。完成集体杀戮的人们来到了金子工作的面包店,制作了一个鲜红欲滴的蛋糕,一起吃了下去……
金子的男友进来,大家相继散去,金子带着一个蛋糕离开了面包房。在雪地中一路往家的方向走去,男友则跟在身后,两人都没有说话。此时金子的女儿珍妮,本该跟她的美国养父母一起准备离开韩国,却突然从梦中醒来。女儿懵懵懂懂的走过来,金子把纯白没有任何点缀的蛋糕递到女儿面前,用生涩的英语说:“纯洁的活下去,要清白的做人。”珍妮用手指沾起蛋糕上的奶油,吃了几口,跟金子说:“你也是。”听到女儿的这句话,金子把脸一下子埋进蛋糕。这一段正是呼应了金子刚出狱打翻豆腐的剧情。出狱=复仇正式开始的金子打翻了象征纯洁的豆腐。而在影片结尾,复仇结束却背上真正意义上的杀孽的她比谁都更渴望得到已经无法再挽回的纯洁和清白。
朴赞郁的作品似乎总和仇恨有着挥之不去的牵扯和联系,从最早为中国影迷所熟知的《共同警备区》里民族内部的爱恨较量,到后来的“复仇三部曲”中一幕幕惨不忍睹的血腥暴力和深刻洞见,无一不令人怀疑这位导演在面对这个世界和社会是否内心蕴藏着一股极其阴暗、愤怒的力量。然而在投拍《老男孩》时,朴赞郁就曾担心过连拍两部复仇题材的电影会不会不妥,倒是妻子的支持令他坚定了信心。戏剧性的是,第三部却是在记者的逼问下冲动的说辞,尽管后来有些后悔,但是对媒体夸下的海口却无法食言,因此才有了《亲切的金子》这部结尾曲。
对于反复出现的“复仇”主题,朴赞郁有着这样的见解:“一个社会文明程度和教育水平在发展,人们不得不深深地掩饰自己的愤怒、仇恨和嫉妒。但这不是说这些情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人际关系日益复杂,愤怒也会日益生长。随着现代社会个人的精神负担加重,在愤怒增长的同时,宣泄愤怒的出口却愈来愈小。这种情况是不健康的,可能因此才有艺术的存在。事实上,我的作品中所表现的复仇并非真正的复仇,那都是良心上负罪感的转移。我的电影里那些人的行为,都是因为不愿把过失归咎于自己,才把行动目标对准旁人。所以,虽说影片标榜复仇,但更恰当地是说强调道德,有罪的良心才是核心主题。几部片子里反复出现的是有罪的良心。因为他们总是意识到自己做过的错事,受困于那些错事,那些事的发生可能是生活中无法避免的,我的角色他们本质上都是好人。人们不得不诉诸于另一种暴力来平抑内心感到有罪的道德感,这就是我目前的电影中最基本的悲剧特质。
本文系小编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