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播出后,法治题材的电视剧超乎寻常,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这多少都有点出乎人们的意料。在对法治电视剧的既往印象中,这类题材多走的是主旋律路线,表现手法较为生硬,价值倾向较为单一,观赏性则不足。在电视剧全面进入产业化、商业化流程后,没想到得益于大环境变化的电视剧类型之一,依然有法治题材。以往这一题材受束缚较多,一旦创作理念得到松绑,就会大大激发创作者的想象力与激情。
法治电视剧受欢迎,首先得益于公众法治意识的提高。近些年来,伴随着传播环境改变,借助各种渠道与平台,尤其是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法治理念实现了与民众亲密无间的接触,哪怕再偏远地方的人,也越来越开始懂得要借助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这样的背景下,观众更敏感地从电视剧的法治元素中找到自己最为关心的焦点,并通过对电视剧故事的了解与感悟,发现能为其所用的途径与办法。
其次,法治电视剧表现的当下社会较为突出的社会矛盾与焦点问题,都与人们的生活与命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较强的代入感,观众观看时容易换位思考,假设自己成为故事主人公后的遭际。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总在尝试给出解决问题的结尾,这是因为,法治电视剧的结局很重要,观众在意情节与过程,更会在意结局与价值观。法治电视剧的价值观取向必须正确,它决定着能否帮助观众建立信心、重树希望。
最后,法治电视剧在关注现实方面,它走在了电视剧创作的前列。现实生活贡献无数故事,这些故事为创作者提供了无数灵感,但在将现实故事转化为屏幕作品方面,我们的电视剧人往往显得有心无力。在虚构类作品占据屏幕主流的时候,当逃避现实、追求娱乐成为影响电视剧市场的风气之后,法治电视剧勇敢地扛起了现实主义的大旗,不但丰富了电视剧的类型,还强化了电视剧的力量感,使得电视剧在承担娱乐功能的同时,也拥有了文艺作品本该具备的批判功能。
基于以上原因,观众往往会给法治电视剧更多一些关注与力捧,反过来,这种厚爱又鼓励了法治电视剧创作。《人民的名义》为观众喜欢,特别是年轻人的热捧,达到了空前高度,这种响应速度在以前是不可能发生的。它意味着法治电视剧所承载的功能无形中又增多了,比如公众对知情权的吁求比以往更强烈,观众希望通过法治电视剧管窥社会的愿望更加强烈,这一切都成为推动法治类型电视剧往前走的强大动力。
法治电视剧拍摄难度大,却值得寄予更美好的期待。整个电视剧评价体系在将法治电视剧纳入考量视野的时候,应该关注这种类型作品的特殊性,给法治电视剧更开阔一些的创作空间,也应给电视剧创作者“试错”的机会。法治电视剧的高度商业化,以及用文艺手段表达法治内核,这些都是有效的尝试,事实也证明,法治电视剧的主旋律诉求在得到恰当包装之后,会传播得更广、影响更佳。
需要特别强调,我们的管理部门应当正视法治电视剧表现的多样性、突破性,不必过于夸大其“负面”因素,更不能因噎废食。让创作者畏首畏尾,是不能拍摄出震慑人心的佳作的。窃以为,正视法治电视剧积极的法律普及价值,用严肃的创作态度凸显法治电视剧的阳光一面,将会成为法治电视剧的整体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是观众的愿望,也是时代需求使然。
来源:慎闻随笔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