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台湾司法院大法官释宪宣布禁止同性结婚是违反宪法。此举使台湾成为亚洲第一个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地区。
苹果日报截图
除了感到激动,作为经常为选题而苦恼的公号君第一时间想到的却是文章选题,并且立马在公司大群发了一个“我们可以搞一个#那些年,看过台湾的同性电影#的文章”,但,发完就后悔的是,这件事有意思吗?除了切热点,我们在干什么?看客会不会反感觉得这是在营销一个事件?
思考了一晚上,觉得这篇文章还是要写,说服自己的理由是:1,与台湾相隔那么近,好像对他们并没有那么了解,电影是一个桥梁 2,通过这件事情再回头看看以前看过的台湾同性电影,会不会有新的感受 3,反思自己对待性别,对待这个世界的看法,回忆一个直男癌是如何从一个“恐同”到接受到感同身不受的过程。
(五月天的歌因为几副好嗓子获更广传播,从《洋葱》到《盛夏光年》)
《盛夏光年》(2006)海报
看的第一部台湾同性片,还是因为一个偶像组合五月天的歌曲才看到。小时候,偶像的力量真的不容小觑,都不知道当时怎么能接受省吃俭用几个月去买一张专辑,而且关于偶像的所有信息都要第一时间获得。
然后就看到了《盛夏光年》,看不懂,或者说感觉无趣,跟歌曲的冲击不太一样。
能感受的就是发小了解你所知所想,当然,对对方的生理也是非常了解。那时候正是对生理产生好奇的阶段。感受更多的是高中生的有大把时间去浪费,去纠结,然后一无所获。
电影评论有人说:
<>“我实在太寂寞了” 余守恒说句话的時候我想起了春光乍泄里的一句話:原來寂寞的時候,所有人都是一样的。
>《喜宴》(1993)海报
看到《喜宴》,都已经在李安因为《断背山》(2005)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之后的好几年,那时候在学电影,“同性恋”电影在印象中是一种“独特”的类型片。几乎每一个“大师”都在拍同性恋电影,觉得好像同性恋电影是一个电影人必须经过的一道坎儿。
于此同时,确实有很多电影里的同性恋只是一个符号或者噱头。
《喜宴》第一次打破了我对“同性恋”的印象,男主和他男朋友体现出来的情侣细节,不管是吵架,还是互怼的小眼神都充满爱意。
电影好像是一个完美结局,男主和他的男朋友和妻子“幸福”生活在了一起。
但,留下了父亲一个背影。
《女朋友*男朋友》(2012)海报
这部电影的导演杨雅喆,他写过一本小说叫《蓝色大门》。他的青春好像离不开那个环境和时代,2012年导演的这部《女朋友*男朋友》里边,更多关注的是那个时代和环境的故事,在这个时候,我已经不会因为同性恋这个噱头来选择是否观看一部电影了,对于台湾同性片的关注又回到了中国人的家庭,经历,然后发现我们的经历曾经是那么相同。
影片还原了台湾1990年的野百合学运,在那个时候自由也不分性别。
在一份由学生广场文宣组所发出之〈野百合的春天〉传单中,学生们对选择野百合作为该次运动之精神象征的原因,有如下的说明:
自主性:野百合是台湾固有物种,象征著自主性。
草根性:野百合从高山到海边都看的到,反映了草根性。
生命力强:她在恶劣的生长环境下,依旧坚韧地绽放。
春天盛开:她在春天盛开,就是这个时刻!
纯洁:她白色的纯洁正如学生们一般。
<>崇高:在鲁凯族里,她更是一生最崇高荣耀的象征。
>《明天记得爱上我》(2013)海报
通过看台湾同性电影,其实从上边几个电影海报都不难发现,中国人总是脱离不开家庭、伦理(三角关系等),包括我想到的最近两年看到的这部《明天记得爱上我》。
这一部评分不高,却让我觉得是最近看到的同性电影中,最生活化的一部。
同志亦凡人对这部影片的评价
任贤齐的性格,让我想起身边很多同性朋友。他们面对这家庭的压力,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他们并没有抗争,即使因为这样形成他们的“有点胆怯”性格,但面对爱情却义无反顾。
我觉得同性电影也有一个“进化”的过程,从一开始表达自由,表达对压迫的一种反抗回归到每一个同性个体的内心。
就像李安从《喜宴》到《断背山》的变化:
谈到《喜宴》和《断背山》的区别,李安分析说,虽然同样是同志片,但拍《喜宴》时的重心在家庭伦理剧,性爱不是主题;而这次的主题就是性爱,对两个主角的心理呈现是很重要的,完全不能逃避,至少也得拍得到位。
<>-南都周刊采访节选
>回到这次台湾同性婚姻合法化,事情刚刚公布没多久,就有反同团体出来反对:
发出这些声音并不能代表他们会怎么样,我们大部分人从小接受到的信号“同性恋”就是一个贬义词,更别说看到“异装”的人周围的人会不自觉透露出来的厌恶眼光。从“恐同”到身边有很多同性朋友的过程其实不需要多少时间,而是你愿不愿意主动了解“ta们和我们一样”。
就像之前做活动,需要填写性取向的时候,总会有人第一时间填写“正常”,当你觉得自己的群体正常的时候,这件事就不正常了。而我们做的只不是在准备写出“正常”两个字的时候,想一想正常有什么了不起。
爱就是爱。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