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6年一年股价下跌35%,经历了上市以来股价年度最大的跌幅后,进入2017年第一季度的光线传媒并没有迎来反转,股价继续处于跌势。
王长田持有光线传媒股票的市值,从2016年5月16日收盘的约177亿元,下跌至今年5月27日收盘约100亿元,其在上市公司的身家缩水了77亿元。截止发稿时,光线传媒的股价仍处于跌势。
二级市场不少投资者信心遭遇打击,纷纷质疑光线传媒以及王长田的态度。
面对外界和投资人的追问,王长田有点不爽。上个月,他在自己的微博中回应称,“每天都有投资者问我公司是不是出了问题,到底会不会涨、要不要抛,我能说什么呢?如果你信任一家公司,就长线持有它;如果不信任,就抛弃它。”
“信则持有,不信就卖。”对于资本的去留选择,王长田的态度很鲜明。毕竟,光线传媒去年的业绩,可以称得上是“亮眼”。公司2016年净利润高达7.4亿元,大涨逾八成。加之,光线传媒日前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比上年同期的4.51亿元增加34.96%。
然而 ,“好到没朋友”的业绩以及“唰唰”下跌的股价之间的反差,也给外界带来了纠结:光线这家公司是否还值得投资?
业界也在期待,素以“精打细算”著称的王长田,下一步会如何规划和布局?
起舞
外界对光线传媒以及王长田的质疑与担忧从一开始就存在,时间回到19年前。
从体制内出来的王长田建立了中国第一家专业电视策划与制作机构——“北京光线电视策划研究中心”,也就是“光线传媒”的前身。
1998年夏,旗下第一个娱乐新闻节目《中国娱乐报道》(后改名为《娱乐现场》)在试播的时候,王长田收获外界的怀疑并不少于今天。彼时,一位京城的娱乐记者甚至不留情面地评价该节目,“光线传媒根本不懂娱乐新闻,整个娱乐圈不会接受这个节目”。
彼时,在泱泱大台的正规军之外,外界并不看好光线传媒新的商业模式。《中国娱乐报道》的尝试,在外界看来,无疑是王长田在政策的缝隙中小步起舞。
多年以后,王长田依然记得小步起舞时那种请求的眼神:“请你们留步,再多看几眼我的片子吧!”
“最初办公司的10万元是向几个朋友凑的。”王长田坦然地说,“中心成立之初,人手少,技术力量薄弱,根本不可能制作出像模像样的文化娱乐新闻,我们主要靠卖策划报告、小专题片养活自己。” 1999年3月,他的5个合伙人走了4个,只剩他一人独挑大旗,他一度心灰意冷过。
直到1999年7月1日,《中国娱乐报道》正式开播,让光线传媒从幕后走向前台,人们才开始渐渐接受它,其收视率甚至超过了湖南卫视的名牌节目《快乐大本营》,由此引发诸多电视台的购买热潮。同年10月,播出该栏目的电视台由起初的二十几家迅速增长到近百家。有了《中国娱乐报道》的制作经验,王长田抓紧时机,继续推出了《北京特快》、《中国音乐风云榜》和《娱乐人物周刊》等节目,在传媒界以及娱乐界引发了巨大的轰动,王长田也因此一战成名。
后来,王长田将这种围绕一档娱乐节目向周边不断拓展比如娱乐节目、明星访谈节目等,称为“节目群”。这种节目的“矩阵”效应,也为光线传媒聚合了更多的广告,同时增强了对娱乐圈资源的吸引力。“比如,一个明星到我这儿来,A节目帮他做娱乐新闻,B节目帮他做音乐推广,C节目帮他做明星访谈,这样我们的优势就出来了,然后就赚到钱了。”王长田说。
1999年,光线收入230万元,到五年后的2004年,达到2.5个亿。经历了五年的高速发展后,王长田自称,光线传媒在国内一度没有对手。
以新闻的方式做娱乐,将娱乐新闻节目视作“产品”,这些想法和大胆的尝试,在当时的电视传媒界是前所未有的。这些和王长田的性格、以及早年媒体界的经历和积累分不开。
求变
王长田是一个“总比别人早走一步,主动求变”的人,“除了刚毕业时的工作是被动的,我职业生涯的其他转变都是主动求变的结果。”
在主动求变、辞职创业之前,他曾在媒体圈浸淫了近十年。
出生于1965年的王长田,1988年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很顺利地被分配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新闻局,当了一名国家公务员。彼时,初出牛犊的他,理想的职业是做一名社会民生记者。
一年半后,文质彬彬的他带着纯粹的新闻理想进入《中华工商时报》。1992年,作为记者的王长田还跟着下海经商潮去哈尔滨做过生意,尽管不赚不赔,他还是回到了报社继续他的记者生涯。几年后,一路晋升为新闻部副主任。
但“下海”之心不死。(投黑马www.touheima.com专注于文创领域的众筹平台)1995年,看到电视行业崛起之势的王长田选择结束自己五年的记者生涯,跳槽到北京电视台,并很快创办了自己的名牌栏目《北京特快》。嗅到电视行业制播分离的可能以及由此带来的机遇,1998年,王长田正式选择在娱乐圈开疆拓土,走向创业的道路,创办光线传媒。
一年后,《中国娱乐报道》一炮而红。《中国娱乐报道》的出现,在中国电视史上的意义非凡,按照王长田的说法,“它迎合了电视业制播分离以及电视业主体功能向娱乐转化的两大潮流。”
媒体人这个群体,因其身处接收和解读信息的前线阵地上,往往能更早接触到社会发展趋势的细微变化,他们对商业和时代变化的判断自然也要比其他人更加敏锐。
早在1994年,中国就出现了第一家民营电视机构——嘉实广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随后又有夏骏的电视人打造的银汉传播等相继出炉,但最终都不了了之。
中国电视界的商业大变革,从1998年开始。彼时,分别率领光线传媒、欢乐传媒、派格太合、唐龙国际的王长田、董朝晖、孙健君、陆兴东,被称为“民营四公子”,他们都试图构建民营电视的版图,试图在市场中称霸一方,纷纷使出“大招”。
此时,作为新闻记者出身的王长田和刚刚开播一个月的《中国娱乐报道》为了争取节目的资源,不得不泡在梅地亚中心,求助于当时的娱乐记者,疯狂抄录他们的通讯录。
据说,当时但凡有些气候的影视明星,几乎都被光线传媒的编导电话“骚扰”过。王长田也曾表示,自己可以在十分钟内找到任何一个艺人的联系方式。
一场大战下来,主动求变的王长田跑得最快,他创立的光线传媒最终得以生存下来,并且一枝独大。王长田后来回忆,“创业初期,你的产品可能会被其他竞争者取代。此时的对策是,一定要先生存下来。”
后来,《新周刊》在“新锐200人”中将王长田选入其中,并评价他为“未来民营电视辞典的第一个词条”。 王长田也因此被外界称为“中国娱乐新闻教父”,他曾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影响和改变娱乐行业,“我希望娱乐界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行业,而不是外人所说的潜规则横行、没有道德底线的行业。”
打法
尽管作为国内娱乐新闻节目的先行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光线传媒足以一直保持长久的优势。
做内容创作早期,光线传媒旗下积聚了一批熟悉娱乐产业的一批媒体人。推崇“冷眼看热闹,辣手做新闻”的王长田带领的团队也的确做了很多在当时看来剑走偏锋的选题,比如“《四大天王》淡出江湖”、“商家搭车《还珠格格》”等。
然而,没过多久,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卫星频道整个改变了中国电视的状况,对地面频道形成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城市电视,对制作公司有更大的依赖,这意味着我们有更大的空间。”王长田后来回忆说。
但是,这些变化对当初的内容制作团队无疑也是一种挑战。“我们也活得并不太好,利润不断下降,于是便开始考虑转型。”求变的王长田一直有着自己的“精打细算”,他知道在哪个阶段求变转型,更清楚如何调配媒体圈和娱乐圈的资源。
经过深思熟虑后,一直致力于做节目的王长田开始转向了电影制作、电视剧等业务。到了2008年,王长田就已经将成立不久的光线影业推到了民营电影公司的前三名。
最初,他刚找到电影这个切口时,很多人并不看好,就连在证监会上市审查的时候,所有创业板的审查委员会,以及过会那一天,所有发审委员最担心的问题是光线影业究竟能不能做好。“毕竟像华谊、博纳已经做得不错了,你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凭什么做得比他们好?”王长田一一说服了他们。
不只是面临着模式的质疑,在筹备资金准备上市时也是困难重重。2007年11月19日,光线传媒尝试通过与华友世纪正式宣布合并成立新公司“光线华友”,曲线在纳斯达克上市。但时隔半年后,事情出现了反转,与华友世纪分道扬镳的光线传媒另谋渠道独立上市。
2008年7月30日,光线传媒对外宣布,获得北京银行超过1亿元的贷款额度,为重启上市做铺垫。到了2009年,已是光线传媒成立的第十个年头。很多媒体评价成立十年的光线传媒真正做到了“娱乐全中国”。事实上也是如此,除了制作炙手可热的电视娱乐节目之外,它的业务领域涉及到现场活动、电视剧、影视经纪人等,拓宽了民营电视机构的运营模式。
2011年,光线传媒顺利登陆A股创业板,成为继华谊兄弟、华策影视之后第三家在内地上市的影视传媒公司。
上市后不久,光线传媒业绩骄人。2012年,与徐峥合作拍摄的喜剧电影《人在囧途之泰囧》(以下称为《泰囧》)公映,上映5天票房突破3亿元人民币,创造了华语片首周票房纪录,上映一个月票房更是达至12.6亿元人民币,成为当年华语片市场最大票房黑马。而光线传媒的股票市值也从48亿升到85亿,一个月涨幅77%,王长田终于有了扬眉吐气的感觉。
这突如其来的票房业绩,王长田始料未及,“此前有电影公司的人跟我说能到四亿,那会儿我也不敢想。”2012年12月12日是《泰囧》上映的日子,当晚,从七八点开始,王长田就自己的在办公室写了一晚上的书法,他反复在写四个大字,“柳暗花明”,焦虑得不停发微博等票房数字。
而当初拍板投资这部电影时的故事却颇值得玩味。
2011年的某一天,当擅长不凭借任何剧本文字跟观众直接沟通,并且不在艺术和商业上纠结的徐峥出现在王长田面前,手舞足蹈地给他讲故事的时候,徐峥的商业电影理念也击中了王长田的商业神经。
徐峥曾说,“我就是要做一个类型片。我按捺住了自己的说教冲动,只想纯粹做一部喜剧片。我不想做一个有多么高的艺术价值,但拍出来没人看的影片。我就想拍一个这样的电影:在售票处,姑娘挽着男朋友胳膊,说,哎呀,我就要看这个,你给我买爆米花,去看它吧。”
王长田是仅有的敢大胆又干脆地为这一幕付费的人,“徐峥从来没有搞过电影,给我讲20分钟故事,要2500万,我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然而,《泰囧》上映不久,“徐峥上法院告王长田索要3亿元分账”的谣言传出。后来徐峥表示,“我也不知道那个谣言怎么出来的,《泰囧》这部电影的成功是件美好的事情,我不希望它被这些负面的东西影响。”不过他当时确认,“因为《泰囧》还没有进入结算资金的阶段,所以那4000万红包王长田还没有给我。”
在《泰囧》拿下华语票房冠军之后,《港囧》接连创下12项纪录让业内大为吃惊,上映13日狂揽15亿,也让徐峥变成身价20亿投资人。
有媒体分析称,如果说在《泰囧》中,光线传媒是最大的赢家。那么,在《港囧》这单生意上,王长田赚到的钱应该是不到1亿元,而徐峥的收入已经达到了1.5亿。但王长田并没有跟徐铮签订“捆绑式合作”协议,在他看来,那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合作模式。
2013年,光线传媒凭借电影《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大获丰收,票房短期破亿,光线传媒市值达到145.07亿元人民币,跻身中国电影第一军团。
追梦
2014年,49岁的王长田以个人净资产23亿元进入“福布斯华人富豪榜”,排名第109位。
此时,光线传媒在内容制作上已经非常成熟,王长田也将公司目标定为“中国最好的内容公司”。
也就是在这一年,一向喜欢在公开场合大谈“梦想”、“影响力”和“改变”的王长田提出他的“中国迪士尼梦”。他提出光线传媒要对标迪士尼模式,按照“内容 渠道 衍生品”的模式,布局全产业链,他试图立足于电视、电影,并不断向外展开新业务,将投资一个公司集群,包括游戏公司、动画公司、互联网视频公司、网络文学公司、视频技术公司、主题公园公司等。一言以概之,但凡娱乐产业链上相关环节,光线传媒都跃跃欲试。
这似乎也不仅仅是王长田一个人的梦,至少放眼国内,关于“中国版迪士尼”这个命题的探讨,喊口号的人确实不少。
首富王健林曾放豪言,“要让上海迪士尼二十年内无法盈利”;乐视影业的张昭曾说,迪士尼的IP战略证明它们是最有互联网思维的公司,乐视影业要做这样的互联网影视公司;华谊的王中军则在宣布华谊布局实景娱乐时说,“未来我们可能要比迪士尼更丰富”。
简单而言,迪士尼的模式就是“泛娱乐 主题乐园”,迪士尼1752亿美元的市值,吸引着无数后来者追随、复制甚至超越和颠覆,早年熟悉欧美影视文化的王长田就是稳稳地追随者之一。为此,光线传媒开始不断跨界扩张,开始将游戏、动画纳入发展版图。2014年6月17日,一口气宣布了三笔投资方案——收购手游公司热锋网络51%股权,斥资2.08亿元控股动画制作公司蓝弧文化,启动总投资达100亿元的实景娱乐项目“中国电影世界”。
这仅仅是光线传媒收购大计划的开始。按照王长田的规划,光线要收购的将会是“一个公司群”,收购对象涵盖游戏公司、动画公司、互联网视频公司、主题公园类公司等多个领域。
但其实,这份血拼的名单里,能够严格对标到迪士尼模式的是动画公司和主题公园项目。据悉,上海、大连两个“中国电影世界”主题公园的开发,都还在漫长的建设期中——毫无疑问,相比万达,光线传媒在文化旅游产业方面的经验要少很多。
更令业界瞩目的,还是动漫产业的布局。按照王长田2014年大量收购游戏公司时的构想,光线传媒要实现其核心资产,也就是IP的再变现。2015年10月25日,光线影业集结了十月文化、彼岸天、蓝弧文化、玄机科技等13家动漫公司,成立了彩条屋影业,当时很多媒体立刻为其送上“中国皮克斯”的头衔。
根据公开资料来看,彩条屋影业投资的上述这13家公司,涵盖了三维动画、二维动画、漫画、游戏等领域,也覆盖了IP开发、制作、衍生品等产业链。
值得一提的是,集结了13家动漫公司的彩条屋,成立近两年来,出品了多部动画电影,包括2015年的国产动漫作品《大圣归来》,2016年凭5.65亿票房成为了国产动画片票房亚军的《大鱼海棠》。
不过,这和好莱坞的票房收入还有着十万八千里的现实距离。在好莱坞,迪士尼和皮克斯两个品牌的动画片,每年都能在全球TOP10票房中占有一席之地。仅2016年,《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和《疯狂动物城》两部片子的全球票房收入就达到了20.42亿美元。
此外,中国在电影衍生品方面也是一直被外界吐槽得“不要不要的”,光是盗版问题就够版权方头疼的了。而光线传媒2016年年报数据显示,电影及衍生品收入12.34亿元,同比下降5.84%。在这样的环境下,要让彩条屋影业真正具备皮克斯的品牌价值,恐怕光线的耕耘期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在王长田提出“迪士尼梦”之后,虽然光线在泛娱乐领域的投资布局并未减少,但却在去年5月,以23.83亿元的现金和价值23.99亿元的光线传媒股票,换来了猫眼电影57.4%的股权。
公开资料显示,猫眼主控发行的《驴得水》《情圣》《我不是潘金莲》,再到发行《记忆大师》,都获得了一定的市场认可度。
然而,外界依然质疑猫眼的布局以及王长田的商业逻辑。而王长田本人却对猫眼的发展信心满满,“猫眼不会只是一个网上售票系统,将会深入介入电影的其他环节。”在王长田眼中,猫眼的未来定位明确——“互联网 的综合娱乐平台”。在业绩交流会上,王长田甚至透露“猫眼有独立上市”的可能。外界认为,这是王长田根据现状做出的一次战略转移。
事实上,王长田一直保持着他的“求变”,如今52岁的王长田要求自己每天都保持生活状态的年轻化,关注年轻人的文化,“我要了解周围的年轻人,跟他们接触,并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什么样的东西是他们不喜欢的。跟上他们,就能发现很多新东西,能一直跟上发展潮流并立于潮流中心。”
有人曾说,所有的商业模式都是靠不住的,都是暂时的,最后都将会被技术打败。王长田说自己也特别同意这一观点,“技术已经改变了我们太多,未来它将重塑制造业,娱乐产业也将会被技术大大改变。”
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将近30年的发展,光线传媒已将业务拓展到了泛娱乐行业的多个领域,实现了娱乐整合营销、演艺活动策划、电影电视剧制作发行、艺人经纪等不同业务模块,这与迪士尼的模式比较类似。虽然国内地位首屈一指,但与迪士尼相比,从作品质量及影响力、国际市场合作表现及人才培养储备、IP内容储备上仍旧还有努力的空间。
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是,在IP再变现的道路上,王长田和他的光线传媒还有很漫长的一段路要走,能否实现他心中的“中国版迪士尼”之梦,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文章来源于:中国企业家杂志摘编)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