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一雄/文
不管片子质量如何,奥地利导演米夏埃尔·哈内克都一定会进戛纳电影节的竞赛单元。他是戛纳的主心骨之一,是竞赛单元的旗帜之一,是极少数完全不用担心自己不会入围戛纳的电影人之一,他的电影是每年戛纳观众最期待的作品之一。但是这次入围戛纳70周年竞赛单元的《快乐结局》让他辜负了观众的期待,说不好是求新失败还是固步自封,总之令观众不甚满意。
《快乐结局》和哈内克以往作品有明显区别,引入了大量手机直播画面。国内观众一看这直播画面肯定是觉得不过瘾,画面清爽得很,只有文字互动区域和直播区域,想刷个666都需要好几步操作,想打赏送礼物就更找不到地方了。但这对于哈内克来说算是突破性的尝试,以往他的作品都比较贴近传统舞台剧,风格很古典,这一次宽银幕电影中穿插竖屏直播画面,就像是一个一贯西装革履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突然穿起了热裤,观众需要花点时间和精力才能接受这种形式。
遗憾的是,本片的创新点也只有这些了,而这些又都是浮于表面形式的小技巧。故事设定和内容上,本作基本上就是法国北方海边版的《巴黎浮世绘》和《隐藏摄像机》,段落化的结构、移民问题的设计、大远景长镜头,处处都体现前面2部作品的符号。延续前作的题材和设定拍摄新片不是不可以,但是哈内克是从影40年的大师级电影人,拍戏拍到他这种级别,重复自己的作品并没获得更好的效果,反而表现出平庸和创作乏力的状态,很让观众费解和不悦。哈内克一向以理性著称,然而《快乐结局》本身故事过于平庸,导致哈内克惯有的理性思维显得十分做作,没有逻辑支撑的理性情绪是一种行为艺术,晦涩难懂。
故事中的一家人各有各的秘密,这一大家子本可以成为罗生门式故事、当代欧洲中产阶级版《白丝带》的剧本,被哈内克写成了毫无技巧和伏笔,一到转场就让观众强行出戏的粗糙对白集合,让人十分怀疑这是不是哈内克本人的作品。本片开场之后一直持续着每隔10几分钟就来一次平庸转场的节奏,场景之间没有特别明确的联系,即便转场点不选在这些部分也不会影响影片的最终效果。没有任何一场戏是可以单独拎出来细品的,这些戏反而每一场都让观众看得莫名其妙,不知道故事为什么会是这种走向。
我不理解哈内克拍摄本片的初衷是什么。只要他愿意,他可以把剧本写得思路缜密,情绪层层递进,然而《快乐结局》完全没体现哈内克任何的创作优势,反而被手机直播等从没尝试过的剧情打乱了阵脚,难以对故事情节进行全方位的掌控。我相信老哈以后的作品还是值得期待的,只是大师也是人,不可能每次革新都能成功,观众也需要对创作者有耐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