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时代都需要英雄,但英雄究竟意味着什么?英雄真的存在吗?你可能想到《英雄本色》的悲情英雄小马哥,可能想到了《古惑仔》中快意恩仇的浩南哥,但电影《毒。诫》中三兄弟的命运,以及他们带出的色彩斑斓的种种江湖横切面,让很多人对江湖的激情浪漫想象彻底崩溃了。
文 | 泡椒
黑帮英雄片的主角往往威风八面、意气风发,挣着快钱,随意随地施用暴力,但《毒。诫》的主角茅趸华却越看越像一个没什么法力的平凡人,他不但在黑社会职场上无力“发围”,后半生的赎罪过程之难更是令人唏嘘,传说中的主角光环呢?传说中的热血情仇呢?他的兄弟、最能打的“猫仔”的晚年生活,更是透露出某种惨淡的真相——这就是大哥吗?我黑人问号脸了。
别人眼中的黑帮生活:
黑帮眼中的黑帮生活:
但是,另一方面,《毒。诫》又发掘出这个悲惨世界中的人情味,似乎又在力证这个冷酷的江湖还是有道义有温暖可言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古惑仔都只想做一个人,相互抱团取暖。不然,谁来安慰古惑仔变成古惑佬之后的晚年?世界上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
这非常矛盾吗?《毒。诫》可能不是最好的黑帮英雄片,但却是近年来最具反思力度的一部,因为它非常写实地呈现了这个江湖的断裂与矛盾,让人体会到身为黑帮分子的无力感,“十个大哥,九个坎坷”,黑社会竟然是天然的弱势群体——这竟然无可辩驳——毕竟它是真人真事改编。
特吕弗说,从来就没有什么作品,只有作者。
影片的编剧、监制“茅趸华”陈慎芝,从“慈云山十三太保”做到成名大哥,吸毒之后地盘被瓜分,成为丧家之犬,众叛亲离,之后,他又从吸毒者成为教徒,洗心革面,因为劝勉他人戒毒工作积极而被评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毒。诫》就是他的传记。
黑帮分子的休闲生活就是花天酒地?错了,“茅趸华”砍完人回到家,面对的是绝望女友给他下的毒药。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宗教信仰的部分剧情没有在电影中出现,但大部分黑帮角色都带有负罪感——“茅趸华”面对出走的女友、离世的父亲,“猫仔”面对那些他打伤的人,就连古天乐特别出演的哈雷,都有良心发现、自我谴责的一面。负罪感在电影中不断重复出现。
在香港电影范畴内,近年基本上很少看到这样带有浓重负罪感的黑帮英雄片了。可能因为导演吴宇森也是教徒吧,年代久远的《喋血双雄》中的小庄,《辣手神探》中的阿浪,算得上了类似带负罪感的角色。放眼到全世界,斯科塞斯的黑帮片中也反复出现过这种负罪感。
所以,上图这位大哥不是来砍人耍威风的,而是来赎罪的。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以往的黑帮英雄,往往都拥有天与地赋予的某种神力(好让观众YY、舒缓焦虑),但这部电影中的“茅趸华”一直没有“主角光环”,在他漫长和卑贱的成长过程中,完全是靠“熬”来度过这些极端的危险和外界的阻碍的。不信你看看他的那些戏份,不见英明神武,而是被动挨打、担惊受怕、东躲西藏居多。
有意思的是,“茅趸华”洗心革面离开江湖之后,反而获得了某种“神力”或者说威望。片中拍到这样一件江湖轶事,两个帮派争抢利润丰厚的小巴线路,主持讲和大局的,居然是“茅趸华”这个非江湖人士。而他所工作的戒毒所,也是完全靠他来镇住场面的。
你以为这是那套神化主角的套路?实际上这是真人真事。“茅趸华”既然担负不了改变世界的任务,那么,哪怕努力一下,恢复世界的平衡也是好的。
但平衡只是暂时的,《毒。诫》非常写实,江湖实际是一个没有老大统慑的混乱之地,充斥着快钱、禁药、暴力,黑帮世界依靠这些而存在,也因为这些因素而解体。古天乐出演的哈雷,和“茅趸华”互为镜像,代表了黑帮分子的另一条道路,演绎的是另一种宿命,影片早已暗示他的命运,惯施暴力者,必然死于暴力,突然之间就兵败如山倒。
一般的黑帮英雄片,会把黑帮分子壮美华丽的死亡当成自身的完美确认,他的死反而加强了社区秩序和道德的颂扬,因为他为了坚持自己而亡,但《毒。诫》中却认为哈雷之死,实际上毫不值得,毫无意义。
没有谁能够威风一辈子,觉得加入黑帮很威风的,是《古惑仔》电影看多了。实际上,就连在电影中,对黑帮英雄的神化都一直在降格:《古惑仔》的山鸡在自己曾经叱咤风云的篮球场上看到新一代古惑仔时也被吓得不行,掉头离开时都不敢看对方有没有追上来。《飞砂风中转》的两个大佬都不想当话事人,只想做精明的生意人。
得益于一位局内人编剧,《毒。诫》摆脱了黑帮英雄片惯有的希腊英雄悲剧模式,改为揭开神秘面纱,通过降格的方法,展示黑帮世界的可怕和平庸。
如果说《教父》浪漫化了黑手党生活,而《好家伙》《赌场风云》为这种浪漫症配了一副解药的话,那么《毒。诫》同样也是在解《古惑仔》的毒:《古惑仔》代表的是过分成熟的消费文化,在这种堕落的文化里,杀手、坏蛋似乎更容易成为英雄,而《毒。诫》则呈现“英雄”无奈的啜泣。
那里没有道德,你知道的,没有道德。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