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怪谈君一直在思考,我看现在的恐怖片完全没有害怕的感觉,到底是因为看的太多神经麻木了,还是因为现在的恐怖片确实不怎么样呐?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部2005年由白石晃士导演的7.1分恐怖片《灵异咒》给了我一个答案——其实恐怖片这个东西,最讲究的是“代入感”。
比如,假设美国现在真的闹丧尸了,纽约街头已经是一副《行尸走肉》的样子。
可我相信,对于绝大多数咱们的读者来说,这种新闻远远比不上当年的“重庆红衣小男孩”,更能让你牵肠挂肚。
说白了,就是比起远在大洋彼岸的翻天覆地,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我们触手可及的日常与个例,其代入感更胜一筹。
而今天这部《灵异咒》就是在“代入感”上,下足了文章。
电影以一卷残带的方式进入我们的眼帘。
相信看惯了恐怖片的你,看到这个画面就已经明白了导演的用意。
不用猜了,《灵异咒》确实是一部被称为“日本版《女巫布莱尔》的伪纪录恐怖片”。
ta采用了“录像带日记”的方式,把男主人公——著名怪奇作家小林雅文——追寻采访传言闹鬼的经过,以及最后祸及自身的悲剧,如实的展现到了观众们的眼前。
和绝大多数伪纪录恐怖片面临的窘境一样,《灵异咒》唯一的也是最着力的问题,就是如何让观众们相信电影里的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
而钟情于民俗传说的著名恐怖片导演白石晃士,通过模仿电视节目的效果,将“邪教、诅咒、灵异”结合在一起,用大量的镜头特写与道具的细节布置,以及巧妙的心理陷阱,将伪纪实风格发挥到了一个全新的格局。
比如“瑕疵”
在影视节目的制作过程当中,“瑕疵”或者“穿帮镜头”是大家最想要避免发生的意外。
然而在《灵异咒》当中,导演白石晃士却反而刻意利用了这些“意外”,营造出了一种“真实感”。
(怎么也对不准的虚焦)
(画面严重曝光过度)
(机器随便一放的倾斜角度)
让人们在观影的过程中不住的发散思维,去想象对比如果自己拿着DV拍摄的效果,正是眼前的这种画面。所以……这真的是没有经过处理剪辑的……真实事件?
再比如“线索中断”
咱们前面说过,代入感是观众产生恐惧的重中之重。
那怎么才能让大家产生代入感呐?答案就是不停的推翻自己设下的问题,不给观众自己思考的时间,用一个又一个的突发事件,不停的掌控着观众们的注意力。
(这两位死于五天后的意外)
(所有被采访过的人都死了)
当你发现每一个被主人公小林雅文采访过的人都会意外惨死以后,你就会被这种带有“传染”特性的恐怖诅咒,占据所有的精神。
而眼前那个一息尚存的美女演员,将会有着怎样的下场,是跳楼?是割腕?是上吊?还是什么想都不敢想的残忍死法,就会在接下来的每一个她的镜头之中,让你寒毛直竖。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亲历现场”
无论前面如何铺垫,伪纪录恐怖片的最后必须让主人公亲历现场。这样才能把之前所有的线索和疑点串联,还原完整的事件全貌。
主人公小林雅文在终于探访清楚“恐怖诅咒”和“系列死亡事件”的真相后,毅然决然的亲历了一切起始的源头。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凝视黑暗的人,终将被黑暗吞噬……
我知道很多朋友,非常不喜欢“伪纪录恐怖片”。
倒不是说恐怖不恐怖,或者故事讲的好不好。而是伪纪录片为了追求“真实事件”的效果,往往会采用一种非常讨厌的拍摄手法——“玩命儿晃动镜头”。
很遗憾,无论故事上讲述的多么成功,《灵异咒》在镜头组接上,依然没有跳出“玩命儿晃动”框架。
在电影的最后,主人公小林雅文带着我们深入禁地,探寻真相的那一刻。确实晃的有点儿过……差不多7分钟左右的时间,没有一个镜头是稳的,弄得我都有点儿想吐……
但要我说,对于最后这段大揭秘的晃动镜头的必要忍受,绝对是值得的。
豆瓣网友 @韩兮 说得好:
<>故事的讲述手法极其符合现实中人物的认知过程,就如知道鱼是菜,知道豆腐是菜,直到后来无意中发现原来鱼与豆腐也可以组成一道新菜。
><>随着故事的进展,主人公小林雅文发现了事件的内在联系,更有意识地去探秘事件的源头,正因为是有意识的采取主动,所以最后的大揭秘才会使用主观镜头。
>也就是说,最后这一段的“晃动镜头”并非是为了噱头,或者说为了伪纪录片的真实性才刻意追加的。
而是到了这里,必须通过这样的主观镜头,才能将主人公小林雅文的紧张与慌乱恰如其分的传达给观众朋友。
最后,影片的结局自然还要来个小反转,把我们以为已经解决的可能性彻底推翻。
好像《咒怨》和《午夜凶铃》一样,这种源自我们自己的诅咒或者恶意,只要人类不绝,只要仍然有人相信,那么自然会不停的传承下去。
OK~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哔哩哔哩视频网,搜索观看全片。
不过……今儿这个恐怖片偏严肃,怪谈君友情提醒,这次就不要开着弹幕看了O(∩_∩)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