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印度电影,你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一说到印度电影,脑袋里立刻会跳出一群男女动不动就唱唱歌跳跳舞画面。高兴时跳舞,悲伤时也跳舞,愤怒时还是跳舞,总是喜欢这样闹哄哄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而2009年一部《三傻大闹宝莱坞》改变人们对印度电影“开挂、耍宝、跳舞蹈”三板斧的传统印象,也让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这个总被我们看低的老邻居——印度。
印度电影的中文片名总是很奇葩
《三傻大闹宝莱坞》以意味深长的自嘲及其映射的社会意义征服了一大票观众,也将一位印度男星推向了大众视野——阿米尔·汗。
今天西哥推荐的这部电影是阿米尔·汗的新片《Dangal》,中文片名居然被译成了《摔跤吧!爸爸》。这样一部有着优秀品质潜能的作品,却配了这么个听起来像儿童片似的译名,这翻译……
印度电影片名翻译要么不是奇葩痴迷综合症,就是宝莱坞强迫综合症。印度版杨丽娟事件的《Fan》被翻译成了《脑残粉》,这是有多少人想看一个关于脑残的故事啊?《P.K.》影迷们公认的译名是《外星醉汉PK地球神》,结果被改成了《我的个神啊》,瞬间从一线城市降为城乡结合部。《Bajrangi Bhaijaan》被译为了《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如果“小萝莉”是为了满足宅男无可救药的萝莉控嗜好,这个“猴神”到底几个意思?
还有不管啥内容,只要是印度电影,就非要在译名里加“宝莱坞”三个字。比如《Devdas》硬是翻译成了《宝莱坞生死恋》,最著名的还是阿米尔·汗的《ThreeIdiots》,它被译作了《三傻大闹宝莱坞》,神作《Endhiran》被译成了《宝莱坞机器人之恋》,以上两部片子好歹是宝莱坞出品可以理解,这部电影压根就不是宝莱坞出品的,没有半毛钱关系也可以这样?
原本西哥对印度电影并不感兴趣,印度电影的产量是世界上最多的,一年数千部的宝莱坞电影能被记住的也只是个零头而已。但你有没有在电影院见过全体观众自发起立,向国歌致敬的。也不知道印度人怎么突然这么爱国了?西哥还是决定去影院观看这部豆瓣评分曾高达9.1的《摔跤吧!爸爸》
改名《摔跤吧!闺女》那才是是一部女权片
《摔跤吧!爸爸》以印度冠军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真实故事为蓝本,讲述他不顾世俗的阻力将两个女儿训练成摔跤世界冠军,既完成了自己的梦想,也让两位女儿成为了受人尊敬的独立女性的故事。这部带有印度喜剧色彩的励志电影,凭借超高口碑已经成为印度影史的票房冠军。
在印度这个女性地位低下的国度里,女人从事摔跤行业是一件非常“出格”的事情,于是作品很快就被打上了女权主义的标签。片中确实有两个姑娘在父亲的指点下,成为了优秀的摔跤手,并取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是这些内容在整个故事中,处于次要地位,甚至可以说是被弱化的。影片的虽然讲两个姑娘有多励志,但更多的是讲姑娘他爹有多牛。
片中马哈维亚早就灰心丧气爆肥,准备这样度过余生的时候,直到女儿的打架意外的发现她们过人的摔跤天赋。于是就不顾妻子的阻碍,孩子的反抗,全村人的嘲笑,开始培养自己的女儿摔跤。我们从中看到的是一个能够突破传统思维束缚的高尚男人,而不是一个为自己命运抗争的女性。
直到有一天,邻家女孩披着嫁衣却郁郁寡欢,流着泪对两个女孩说:“我希望有你们那样的父亲,至少他是爱你们的,他是负责的。他在为你们的人生努力,你们不用在14岁时就嫁给你们不认识的男人,生孩子洗衣做饭。”这番话,点醒了她们,从此刻起两个小姑娘就开始主动认真训练,这背后笼罩着的是男性巨大的光环。
两个女儿并不是主动喜欢摔跤的,而是在父亲的逼迫下,进行训练,当然她们感悟父亲的苦心后,从一种理解的角度,接受了父亲为自己安排的人生。最终促成了好的结果。但是假如最后这几个孩子没有成功呢?是不是所做的一切就没有意义了呢?女权主义,关键是女人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不是她被安排了怎样的人生。说这是一部女权电影,不如更确切的形容这是一部女英雄的电影。
当然西哥也不喜欢影片中父亲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女儿身上的行为,就像现实里的我们总会遇到长辈的“我都是为你好”。其实影片这里可以修改一下最好,改成哈维亚希望通过儿子帮他实现这个梦想,拿到世界冠军,让印度的国歌奏响,可上天偏偏就赐给了他四个女儿,哈维亚心灰意冷、郁郁寡欢。两个女儿从小听着父亲的传奇也渐渐长大,有一天看见邻家女孩14岁时就嫁给不认识的男人,生孩子洗衣做饭。两女孩决定改变自己命运,为了不在14岁嫁人,为了不是男人选她们,而是她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男人,两个女孩决定争得金牌实现自身的价值,证明自己不比男孩差,开始要求父亲训练成为摔跤手。
这样的故事开篇,更能实现引发男女平等的思索,这在男尊女卑的印度来说,不啻于一声呐喊,影片的名字最好也改成《摔跤吧!闺女》
《摔跤吧!爸爸》一部有点神奇的电影
这样一部电影放在印度社会的大环境之中,很多人评价本片是女性发声的电影,也正是因为印度的国情,本片才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在这样一个堪称“狼爸”的故事中,小女儿们从不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冲突、从冲突再到和解,几段的起起伏伏影响这剧情的走向,让很多观众也被片中的父女之情所感动,尤其是最后的和解,两人电话两端几乎没有一句话,但情感就得到了充分的宣泄与表达。将一个女性独立、成长的热血故事,与父女两代人的和解融合在一起,不煽情、不贩卖鸡汤,却依旧打动人心。
大部分的动作戏都在后半部分,就像体育直播一样演了半天女子摔跤比赛实况,但看起来不觉得单调乏味,反而兴趣丛生,让你的肾上腺素飙升,足以让你忘了它是一部电影。从始至终你都会不由自主为这两个女孩加油,因为西哥相信大家都爱看女人打架,更何况是穿紧身衣的大美女贴身缠斗呢。
结局最后一场比赛的5分绝杀,高潮前的最紧张的戏剧场面,估计谁都能猜得到,吉塔靠着父亲教她的假动作,然后一个神走位,惊天的过肩摔,完成自后的绝杀。但没有料到父亲知道女儿获胜的方式,本以为会让父亲看到获得5分的最后一幕,但是,当父亲在储物间听见国歌响起时则更是感人,难怪印度影迷影院集体起立。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有点神奇的电影,一部电影把女权、励志、官僚、爱国、父女、成长等主题一股脑无主次的放在一部电影里。以印度电影拖沓的毛病,本片并没有拍成流水账,不仅叙事不急不慢,而且还闲笔得当。
可以说《摔跤吧,爸爸》是印度一部意义重大的作品,它展现的是一个平凡人家拼命和命运做抗争的故事,不管是不是女权主义,剧里的父亲确实给孩子打开了一个门缝,让光透进来了,而之后他能和孩子一起拼尽全力去追逐梦想、成功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
不过,一直以来,引进中国的印度电影就陷入了这样的魔咒:叫好不叫座。《摔跤吧,爸爸》固然口碑爆表,但它依旧难逃魔咒,三天累计票房8022万。五月上映除去硬刚的《银河护卫队2》,再加上五一档的四部国产电影,及《速8》的余威,《摔跤吧!爸爸》的票房空间太小了,估计也就是默默无闻悄悄的来,然后悄悄的走。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