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里的“七年之痒”,是进入倦怠期的一次大考。一档王牌常青综艺在播出七年后,又将如何打破自我,破茧蝶变呢?
近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全新改版引发各方关注。在刚刚过去的这个五一小长假,全新节目已经正式录制,蝶变升级的《非诚勿扰》,将于5月温暖归来。
完全不同于过去的微创新,此番《非诚勿扰》的改版堪称颠覆。如节目制片人李政所言,“痒了就挠一挠,但一定不是隔靴搔痒,一定要能够戳到当下我们所有的电视观众。所以我们更把这次改版看成是自己的一次革新,否则的话,无法适应外界的变化。”
还是“1男vs24女”
但环节完全创新,三大变化让节目更耐看
从2010年1月15日开播的第一期开始,《非诚勿扰》就秉承“适应现代生活节奏,为广大单身男女提供公开的婚恋交友平台”的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观众的关注。从今年4月初,经历了数次“微改版”之后的《非诚勿扰》,在一个月时间的回顾和沉淀之后,已经准备好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观众的重新审视。
这次重新改版,有意更加靠拢年轻一代的情感表达,特别是90后适婚人群的恋爱方式。本次改版有三大创新,虽然表面看来还是“1男vs24女”,环节却是焕然一新。
新增第二现场:男生登场时,位于第二现场,所有女生都看不见男生,但男生可以看到女生。在交流一段时间之后,男生会露出真容,闪亮登场。避免了“只看颜值”的尴尬,让交流更加“走心”。
新增心动区和观察区:24位女生分别位于两个区域中,通过亮灭灯或是调节“温度计”装置来表现对男生的好感与否,为情感的表达增添更多层次感。
新增最终选择区:男生可以选择两位女生进入最终选择区,而牵手与否,则看最终选择区的女生是否留灯。在最后的环节中,才会公开女生的留灯情况,让悬念感保留到了最后。
综合来看,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拥有了更为充分的展示和表达空间。且第二现场、心动区与观察区以及最终选择区的增加,使得情感层次更为丰富,人物关系更为饱满,悬念和反转贯穿始终。
更现实性的相亲方式
深入洞悉年轻人思维观念的变化,适应观众欣赏习惯的更迭
表面来看,改版之后的《非诚勿扰》规则比以往更为复杂,但从欣赏的顺畅性和饱满度来看,在形式的巨大更迭中,可以看出当下年轻人思维观念的变化,以及当下观众欣赏习惯的变化。
节目制片人李政介绍:“从创意、策划到模式改版的缘起,我们做了多达六七次的整体系统策划,每次系统策划又经过了不下十次的调整,所以算起来是一个打磨了六七十次的模式。2010年节目诞生的时候,是符合当下人群习惯的,它特别像一个bbs讨论版,男生发帖,女生跟帖,现在传播和互动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这次改版的形式变化上,顺应了现代的互联网发展规律,结合了年轻人相亲交友的新方式。”
李政具体梳理了形式亮点:“第一,女生依次出场顺序不固定,男生主导选择,这种第一印象的区分,也许会激发观察区和心动区女生的心理波动,但其实是自带角色背景和男嘉宾互动的一次碰撞。分区的格局,带来的是情绪的变化,同时可以从中体察男生选择的麦穗效应,是不是下一个总是最好的?这为人物行为的洞察提供了极好的探讨对象。第二,男生的第一条短片播放不露脸,让女生在不受颜值干扰的情况下作出判定,既有悬念,也有反差,为话题讨论提供了支撑。第三,终选区贯穿全场,我们有一个小小的设置,就是终选区女生亮灭灯的情况是隐藏的,男生得做出自己最后的决断,这两个隐藏的人,和那边留灯的人,你到底要选哪个?有人会把它理解成是博弈,但我们还是坚定地认为,这是现实生活情感交往当中会遇到的现实情况,我们在舞台上做了一个电视化的呈现。”
所以,与其说是一次对原来模式的取舍,不如说是《非诚勿扰》制作团队基于市场变化的重新判断和二次梳理。到底“破茧”能否“化蝶”?这个5月,全新《非诚勿扰》期待与你温暖重逢。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