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电视剧

从《名义》看小学生“腐败”:反腐要从娃娃抓起

从《名义》看小学生“腐败”:反腐要从娃娃抓起

(来源:张烁 人民日报政文)

热播剧《人民的名义》引发热议,大家在评说“大贪”的同时,小学生“小皮球”借人抄作业“受贿”,为上足球场“行贿”的“小腐败”,也引起人们的关注。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小学生的“小腐败”还真不少。比如,竞选班干部前,给“选民”送零食拉票;有了“记名字”的权利,就公报私仇、欺上瞒下;逢年过节,先“打点”好班长和重要班干部……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现象并非少数,成了某些学校某些班级的“生存法则”。有小学生小大人似地详解其中奥秘:选谁不是选,干嘛不选给我送零食的?“县官”不如“现管”,你跟我过不去,我不记你的名字记谁?班长、纪律委员、学习委员手握“大权”,谁不想结交?

那么,小学生的“小腐败”是如何产生的呢?学校、老师首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如电视剧中,学校校长表示要检讨自己的失察和默许。作为班级“无上权力”的拥有者,班主任是规则的实际制定者和运行者。比如,老师笃信“学生自治”,对“拉票贿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认为这是学生人气高低的体现,“民主选举”何来真民主?反之,如果老师刚正不阿,明令叫停,又有谁敢“顶风作案”?说到底,孩子是成人的镜子,老师那里开一条口子,学生就有无数可以钻的空子;老师言传身教,秉持公正,学生只会“投”老师之“所好”,在增长真本事上下功夫,对“歪门邪道”避之唯恐不及。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面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型的学生,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着格外深远的意义和影响。这样的话语时有耳闻,“因为儿时老师给了鼓励,让我一直有信心从事这个行业”“因为儿时被老师冤枉,从此不再相信一些人”。作为老师,应本着对孩子、对家庭、对国家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小腐败”的危害性,将其消灭在萌芽之中。

遏制“小腐败”,难与不难,关键是老师能否“打铁自身硬”。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不少小学生的“小腐败”,根源正在个别老师身上。比如,有的老师借节假日、结婚、生孩子之机,收受家长好处,对关系生搞“任人唯亲”,赋予个别学生特别权力,身子“歪了”,影子想不斜也难。不容忽视的是,虽然绝大多数老师为人正派,但不少人自认为“清者自清”,碍于各种因素,对一些不正当风气持默许态度。也有人觉得“小腐败”是小孩子过家家,无伤大雅,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客观上造成对“小腐败”的纵容和支持。

治理小学生的“小腐败”,老师任重道远,家长也责无旁贷。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有的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口无遮拦,炫耀自己的关系学、厚黑学,导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有的家长生怕孩子吃亏,逢“班级大选”,主动帮助孩子分析“选情”,提供资助,有意无意中,把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引入校园;当然,更多的家长迫于无形的压力,身不由己地容忍甚至参与到孩子的“腐败”之中……结果,老师课堂上的正确引导,被某些家长有意无意的言行瞬间瓦解。

小学是孩子融入社会的起点,小学校园是社会的缩影,是可以预期的“未来社会”。今天的小学生,是家庭明天的“顶梁柱”。今天的少先队员是明天的共青团员、共产党员。从小看大,三岁看老,谁能说“小腐败”这种少儿版的“行贿受贿”“以权谋私”将来不会演化为成人版的“官场腐败”?不会成为殃及某些家庭的“灭顶之灾”?

小学生的“小腐败”不是小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反腐倡廉,也要从娃娃抓起。

王耀庆发福利朗读诗歌 被应采儿问“为何不爱我”

上一篇

王耀庆发福利朗读诗歌 被应采儿问“为何不爱我” 王耀庆发福利朗读诗歌 被应采儿问“为何不爱我”
一部戏用了8个替身,全程坐着拍戏,却被吴京称为是最敬业的演员

下一篇

一部戏用了8个替身,全程坐着拍戏,却被吴京称为是最敬业的演员 一部戏用了8个替身,全程坐着拍戏,却被吴京称为是最敬业的演员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
热门专题

蜀ICP备2020026468号-4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