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电视剧

我们一直被电视剧欺骗,圣旨根本没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

我们一直被电视剧欺骗,圣旨根本没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

我们看古装剧、历史剧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一幕,就是太监们在宣读圣旨的时候,前面都会加上一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然后才说出圣旨的内容。好像我们都已经习惯了,只要是圣旨都有着八个字。

其实,我们都被电视剧给骗了,明朝以前,圣旨的开场白,根本没有这八个字,这完全是胡编乱造。

关于“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最早的官方记载是《唐会要·卷十九》中的“今睿宗元宗。既已祧去。又文敬等七太子。其中亦有追赠奉天承运皇帝之号。”

可是这里的“奉天承运皇帝之号”并非我们在电视剧看到太监宣读圣旨中的那个“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里的“奉天承运”是唐朝太子去世后别人给追封的尊号,被用于加在称号前面,被称为“奉天承运皇帝”。

所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正确读法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意思是奉行天命的皇帝说的话,而不是读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而“奉天”这种叫法最早的发明者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据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一书记载。

“皇帝所执大圭,上镂‘奉天法祖’四字,遇亲王尊行者,必手秉此圭,始受其拜。以至臣下诰、敕命中,必首云‘奉天承运皇帝’。”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将南京更名为“应天府”,将宫中最大的金銮殿取名为“奉天殿”。为了彰显其“天子”的合法性,他自称“奉天法祖”,还在手持玉圭上刻了“奉天法祖”四字。

后来,为了寻找“奉天承运”的“理论根据”和有力佐证,朱元璋还亲自撰写了《御制记梦》一文,文中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他梦游天宫,见到了“道法三清”,紫衣道人授以真人服饰和法剑等情节。

自此,朱元璋开始自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他再颁发圣旨时,便以这八个字作为“开场白”了。

朱棣继位之后,进一步完善了这个规定,一直被沿用到后来清朝灭亡。以至于到后世便形成了圣旨开头语的固定形式。

所以,明朝之前,“奉天承运皇帝”这八个字并不是被用于圣旨上,而是对于皇帝的一个称号。真正在圣旨前加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的,要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之后。

因此,当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朱元璋之前的朝代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话,都是假的,或说不严谨的。

自从秦始皇嬴政兼并天下后,嬴政觉得自己似乎完成了前无古人的伟大功业,于是不再满足于王的称号了。纵观之前伟大人物的称号有“皇”,皇之后还有帝,还有王。

最后,经过周密的思考和反复的研究,嬴政终于想到一个满意的称号,那就是“始皇帝”,嬴政夸张地采用了这个称号。他综合了“皇”和“帝”,而且嬴政还在前面加了一个“始”,更加彰显了自己的功业、政治成就和至高无上的地位,超越三皇五帝。这个称号不仅满足了他的虚荣心,而且足以“称成功、传后世”。

同时,秦始皇嬴政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玉玺上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以昭示其合法性。

所以,“皇帝”、“诏”是秦始皇最早使用的。汉承秦制,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皇帝制度。到汉朝时,“诏曰”两个字被用于汉代的帝王的文书中。之后一直被历代帝王沿用下来。

直到明朝朱元璋后变成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当然,值得一提的是这八个字的断句并不是电视剧中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真正的读法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朋友,欢迎关注!

影视剧评:《人民的名义》侯亮平没像达康书记和祁同伟大火的原因

上一篇

影视剧评:《人民的名义》侯亮平没像达康书记和祁同伟大火的原因 影视剧评:《人民的名义》侯亮平没像达康书记和祁同伟大火的原因
一部戏用了8个替身,全程坐着拍戏,却被吴京称为是最敬业的演员

下一篇

一部戏用了8个替身,全程坐着拍戏,却被吴京称为是最敬业的演员 一部戏用了8个替身,全程坐着拍戏,却被吴京称为是最敬业的演员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
热门专题

蜀ICP备2020026468号-4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