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漫画/张妍
隔岸观我
虽然在影视圈与游戏圈,《西游记》给企业带来了大量可观的利润,但在国际交流的舞台,这个超级大IP却未被重视。
1986版电视剧《西游记》的导演杨洁女士的逝世,引发了举国上下的追忆、缅怀浪潮。作为曾经在中国的电视机荧屏上重播3000次的“神剧”,它无疑是中国电视文化、流行文化和“西游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对于外国人来说,《西游记》恐怕是最熟悉的一个来自中国的文本。当然,这与前文提到的电视剧没什么关系。事实上,由于受限于中国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1986版电视剧《西游记》在很多方面都是相当简陋的,它的价值主要存在于精神层面。
其实,《西游记》原著小说,早在100多年前就进入了西方人的视线。有据可考的第一个《西游记》英译本出现于1895年,但这一版并非全译本,而是将《西游记》中比较有传奇色彩的“太宗游地府”一部分抽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故事加以呈现。
1942年,出现了一个影响力更大的译本,也非全译本,题目就叫《猴》(monkey)。不消细说,一看就知道是将孙悟空的抗争与奋斗作为一个西方意义上的“英雄成长”的套路加以阐释了。《西游记》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英文全译本迟至20世纪70年代才诞生,英文标题为直译的“The Journey to the West”。
当然,让《西游记》的故事为很多外国人所熟知的,不是小说,而是影视作品。比如2008年成龙和李连杰联袂出演的《功夫之王》(The Forbidden Kingdom),以及电视剧《失落的帝国》(The Lost Empire)等。尽管这些松散的改编作品不可避免地会把《西游记》变成中国人不太熟悉的样子,但跨文化交流本来就是一项为我所用的文化改造工程。
我所熟识的大部分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西游记》和孙悟空有亲近感。比如一位研究中医的瑞士朋友认为,孙悟空身上体现了一种宗教式的隐忍和皈依,这一点非常“中国”;而另一位美国朋友则完全将孙悟空视为一个反叛者,是中国文学中屈指可数的“叛逆”形象。
但无论如何,有一个问题是很突出的,那就是,目前被用于在西方社会进行跨文化传播的《西游记》的各种流行文化产品,处于严重匮乏状态。虽然在影视圈与游戏中,《西游记》给企业带来了大量可观的利润,但在国际交流的舞台,这个超级大IP却未被重视。
事实上,《西游记》是一个可以让外国人更加“正确”认识中国的一个好文本。或者用更时髦的话来说,这是一个有极强的跨文化流通性标志的超级IP。遗憾的是,我们在对外文化交流与沟通中,却总是忽视这些有趣的资源,反而塑造了大量无聊、硬邦邦的形象,渴望去“征服”、“震惊”别人,这其实也是自卑与自负交织心态,在文化领域的呈现。
无疑,杨洁导演的逝世让看着1986版电视剧《西游记》长大的人,重温了一个逝去的时代的集体记忆;但对《西游记》及其文化价值的探讨,或许应该一直持续下去。
□常江(文化学者)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