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对一部好剧过度引申。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自3月28日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走高,击败了近年来的各种红剧。这部电视剧成为舆论场上最热的谈资之一,公众的入戏程度很高,剧中人物和场景被当成现实官场的化身,评论也越来越用力动情。
这显然是个好现象。这部反腐剧不单单是艺术,它还搭配了不少这个时代的政治正确性。反腐剧“被禁”12年后重新杀回荧屏,一举就制造了影响力之最,这会让给它打开口子的官方高兴,它是官民注意力在电视剧市场上的一次成功交汇。
这才叫主旋律。它充分证明,多打开些口子,对于引导公众的收视口味别总围着“小鲜肉”以及各种“戏说”和“神剧”转,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然而主旋律也不是轻易能被精准操控的,随着《人民的名义》剧情深入,网络上“跑题”的议论越来越多。对官场裙带关系的不满,对寒门子弟不攀附权贵就无出头之日的愤懑,都似乎在跳出剧情,针对了现实社会。本来是要张扬反腐的正义,但是剧中的腐败分子祁同伟却让不少人觉得他比主角侯亮平“更真实”。
前者受到了一些同情,这大概算得上是此剧弘扬反腐正义的“副产品”。
但这大概不值得大惊小怪。人性的复杂往往在坏人中更加突出些,生活如此,古来如此。中国过去的影视作品太脸谱化了,近年这种脸谱化先在反面角色中被打破了,而让正面角色接地气还有些畏手畏脚。所以本剧中的第一主角侯亮平不如其他角色塑造得丰满,这是个老问题了。
达康书记这个角色最被喜爱,为电视剧的收视率做出巨大贡献,就成功在他有过失,他的一些做法存在争议,这使得他好的那一面变得更加真实、可亲。今后中国主旋律中的第一主角其实更应是达康书记这样有诸多瑕疵,但最终瑕不掩瑜的。
中国社会存在大量问题,我们敢于在主旋律影视剧中展示它们,就不应害怕一些人聚焦它们,“过多议论”它们。肯定会有少数人以蹭热点的方式借题发挥,试图误导人们对一部原本优秀电视剧的观赏和理解过程,这是中国现阶段无论在哪里都要冒出来的一种现象,没有《人民的名义》,他们就会找到别的噱头。
国家和社会对这种现象要予以平衡,但是平衡手段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缺少对这种现象的承受力。官方应当相信,《人民的名义》产生的正面效果要远远大于它的负效果,另外需要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前进每一次都没少了负效果的牵制、干扰。
当下舆论对正剧中的负面情节还常常感到兴奋,对反面人物的同情说不定会失去节制,这需要超越一部具体影视作品的反思。一方面社会可能存在某种普遍的情绪,一方面中国影视剧始终没有解决好如何开展好正面形象的塑造,正义常常搞成了“不粘锅”,太端着,放不下架子,因而让丰满的反面元素钻了空子。
比如祁同伟,他的奋斗史再贴近草根,再令人唏嘘,社会舆论最终对他的否定也应是绝对的。就像从新闻中听到一个出身寒门的贪官,舆论决不会同情他一样。电视剧把这样一个贪官展开了,对他的同情马上就发酵了,这不是编剧的问题,而是中国的影视剧还整体上驾驭不了“真实的贪官”。
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我们无需对《人民的名义》吹毛求疵,那样的话,探索就可能被置于尴尬地位,后来的探索者就会更加不知所措。这样的逻辑纠缠了中国的艺术创作很多年,该是结束它的时候了。
支持《人民的名义》,从官到民都是有所作为的。不对它的情节做过度引申,更不给它扣帽子,包容它的不完美之处,这才是对闯反腐题材创作的真正保护和鼓励。(作者是本报评论员)
往期精彩回顾
看到这璀璨灯光,美国经济学家说,中国经济被他们自己低估了!
长按二维码关注,跟着环环闯江湖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