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不绝于耳的音乐类综艺节目从未远离大众视野,经历过模仿跟风、类型雷同以及版权之争,细究之下,音乐类综艺已在瓶颈之中挣扎了数年。曾经,追寻流行、时尚、大众化的创作理念和审美需求,使得流行音乐在音乐类综艺节目之中经历了多轮改编与花样翻新,虽然越来越热闹前卫,却也愈发远离了脚下的土地。在当今的原创环境中,观众的审美需求也日益深入到了精神层面,音乐类节目超越虚浮、实现精神回归是其突破瓶颈继续前行的正途。
言之不尽,歌以咏之。音乐是抒发情绪、情感最生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来源于现实生活,有打动人心之力。在不断被改编、翻新的流行音乐之外,还有一种新奇的、负载更多泥土之气和精神能量的音乐种类,那便是民歌。安徽卫视从音乐节目的内容创新出发,打造了大型中国风音乐竞唱节目《耳畔中国》,将民歌从悠然的乡村山野、城市的谧静角落和百姓的口耳相传之中搬上了电视荧屏、传递到了世界耳畔。
创意孵化再造民歌金曲
安徽卫视《耳畔中国》是今年第一个拥有民族音乐竞技牌照的节目,节目以足够的诚意、创意和新意打开了民族音乐竞技表达的路径。从歌手选择、嘉宾设置、赛制设计和编排方式等多方面,《耳畔中国》颠覆了歌唱类节目的“老面孔”,同时也为民歌演绎注入了新活力。
节目深入挖掘“民歌历史人文”及“歌者传承坚守”的双重故事,以情感共振和常识教育拉近大众的距离。首期节目中,歌唱家雷佳被承载母亲希望的贫苦歌手纪军军所打动,回忆起自己为完成博士汇报演出而错过与父亲的最后诀别。这些真挚而真诚的情感故事,展现出了节目的立体感和多面性。
《耳畔中国》突破了传统达人秀的流水评判赛制,采用每三位选手为竞争单元的“盲投”淘汰制,每轮三个选手中观众投票得票最低的淘汰,专业评委选出的一位晋级。这种赛制设计既避免了同情分的出现,也不会影响专业评委的最终评判。赛制创新既提升了音乐竞技节目的创新性与悬念性,同时确保了竞争的公平性与紧张感。
场域构建植入文化解读
《耳畔中国》融汇了来自17个民族的歌者,他们都力图展现本民族民歌的特色与精髓。民歌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包含着鲜明的方言特色、表达传统和思维习惯,因此民歌在承载着浓重地域文化的同时也伴随了一定的欣赏门槛。节目聚焦民歌音乐节目传播的这一重点与难点,努力促进中国民歌的传播传承,在音乐竞技类节目中融入了专业解读和文化解读。
在嘉宾设置上,节目以学院派和实力派混搭,邀请歌唱家阎维文、作曲家王黎光和歌唱家雷佳担纲专业评审,从音乐专业角度向观众介绍民歌的唱法、技巧,帮助观众评判选手的演唱功力;文化学者郦波教授则针对民歌本身和民歌曲目进行深入解读和向外延展,帮助观众理解民歌的“前世今生”,让观众理解歌曲所展现的情怀,释放出民歌中承载的文化意义。
《耳畔中国》营造了两个场域:一个是演绎民歌天籁、充满视听享受的竞技场,一个是承载厚重解读、传递优秀文化的舆论场。在这两个场域之中,节目打破了观众与民歌之间的沟通壁垒,将文化与娱乐进行了无缝的勾连穿插,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之中为观众植入了一份重要的文化认知。
凝心聚力传播中国强音
在久远的春秋时期,《诗经》便以民歌的方式向今人描摹了两千多年前中国北方的淳朴民风与厚重人情;汉、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南方的民歌便以吴歌、西曲吟唱出了江南的温婉细腻与柔情低语。表达着中国人民思想、意志、愿望和情感的民歌一直流淌在百姓的平凡生活里,从古至今皆是如此。在民歌的口耳相传中,我们看到了祖先搬运狩猎、祭祀娱神的原始图景;在民歌的延续创新中,我们看到了百姓脚踏实地、和谐进取的坚忍耕耘。
民歌凝聚着民族气质、讲述着中国故事、传承着文化发展,促进民歌的传播、传承能够增加民族凝聚力,提高大众对传统文化的领悟能力。《耳畔中国》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找准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努力用经典的中国风音乐来描绘中国、唤醒民族的文化记忆,这是文化自觉,更是文化自信的显现。
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发为“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一带一路”战略很重要一点便是让中国文化、艺术走出去。从遥远的《诗经》到吴歌、西曲,民歌在文化的绵延中代代创新,不断的让音乐与人、与生活、与历史、与文化碰撞出时代的火花,展现着中国的文化活力与从未消减的优势。紧扣中国自古至今的“乐”之根脉,《耳畔中国》找准了中国声音,成功地向世界传播了中国。
(作者冷凇系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作者张丽平系中心创研基地特聘研究员)
本文转自广电时评,ID:GDSP360,内容合作请添加微信号13521859160。
传媒 (chuanmeijia007)
长按二维码关注传媒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