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王成
今年一开年,电视剧《于成龙》在央视一套、八套相继播出,在观众中赢得极佳口碑。该剧以宏大的历史视角,讲述清朝一代廉吏于成龙从中年出仕到成为两江总督跌宕起伏又清正廉明的一生。该剧将于成龙塑造成了一位有血有肉、铁骨铮铮,具有忧国忧民情怀的古代士大夫形象,生动诠释了他“心系民生、清廉淡泊、敢于担当”的为官风范。于成龙一生致力于匡扶正义,时刻保持自己高尚的人生信仰,是中华文化熏陶出的中国知识分子典范。穿越三百多年的历史尘烟,于成龙为百姓造福、为百官树德的一系列故事仍催人奋进、感人至深,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召力、文化感染力和现实教育意义。
通过观看这部电视剧,笔者内心为其所撼,数次感动落泪。在该剧中,于成龙用胸怀社稷、鞠躬尽瘁的博大情怀,以及在爱恨伤痛呐喊里的艰难成长高尚经历,凝聚成了弘扬正气、清廉自律的品德,带给人思想沐浴和心灵洗礼。于成龙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几百年前的清代,但他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的敢于直面突出矛盾,他的敢为别人所不愿为不敢为,无不令人赞叹崇敬。青年作家曹永胜评价:“于成龙始终清廉自律,多行善政,深得百姓爱戴,他的廉政思想必将发扬光大,传承下去,影响后人。”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部剧中,于成龙等3个意气风发的读书人得知朝廷急需用人,可直接去京城掣签为官之时,兴奋之余,齐声诵之。尚未出仕,此吟便道出了他们对权力、地位和政绩的朴实理解,道出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志向,道出了中华有志青年的情怀与抱负。
导演吴子牛说:“在这部剧中,于成龙对故乡、亲人、师长和百姓的爱,对自己好兄弟的友情,对自己治下百姓的关怀,每每让人感动不已。”的确,该剧体现出的于成龙对穷苦大众毫不吝啬的关怀和爱,为每一名中国人,尤其每一名为官者树立了榜样。其实也正是有了对于成龙重情重义、体恤百姓的刻画,让一个古代廉吏形象体现的更加有血有肉,更加深入人心,更能引起观众的思考和回味。
在该剧中,孔子《论语·为政》中的一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被多次提起,比如永宁书院传出的朗朗诵读声,还有于成龙为了保护乡亲们的耕地被捆绑在法场上时的慷慨陈词等,意思是说:“从事政治管理的人一定要修德,你的德行和人格立在那里,人们就会敬佩你,以你为典范,向你学习,你就像北斗星,就像‘众星拱之’。”不难看出,这段文句的含义是理解该剧的基本内核,深刻诠释了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法治规范的根在德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于成龙成为一代廉吏的文化心理依据。
历史上的于成龙确有其人,他在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刻苦学习,积淀了深厚的文化素养;44岁时,他怀着匡扶正义、克己奉公的初心和志向,离乡入仕。他对明末清初改朝换代时的血雨腥风岁月,有着亲身经历和深刻思考,从而使他的思想更加关注社会苍生,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从七品知县到封疆大吏,他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勤政爱民、勇于担当的从政实践,赤胆忠心、刚直不阿的人格魅力,深得民众爱戴和上级器重,康熙帝盛赞其为“天下第一廉吏”。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下,我们国家从古至今就有浓郁的“清官情结”和“匹夫有责”的大丈夫情怀。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的焦裕禄;有着“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情怀和担当的孔繁森;在抗战时期就立下了卓越功勋,脱下军装后带领福建东山人民苦干14年把一个荒岛变成了宝岛的谷文昌……中华大地优秀儿女不胜枚举。
他们都在用自己的一生继承、创新和发展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了当好人民公仆,他们时刻不忘初心,保持正直态度,坚守道德底线和做人原则。都做到了实心实意、立说立行,心无羁绊、全力以赴。 每一名中国人应积极从他们身上汲取智慧、锤炼品德修养、提升思想境界。
“读书许身天下/大道一心向往…… 男儿青史写志向/孝在忠里酬亲尝/天理良心不可欺/爱壮美落日染大江”,该剧的主题曲《爱壮美落日染大江》用纯净、简单但很昂扬的旋律,生动颂唱着于成龙的高尚品格信仰,赞扬着于成龙始终恪守天理良心、为政以德,字里行间、曲调中无不流露出于成龙的忠诚使命、一身正气和责任担当,从而使该剧的艺术氛围更加浓厚,观众对其所要表达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理解的更为深刻。
其实,于成龙的价值和贡献远远不止于当时的政绩,他更为后世留下了一座丰碑、一面镜子,一个匡扶正义、清正为官的榜样,一部关于为人处世的鲜活而生动的教材。他那干净、执着的心,清正的工作、生活态度,值得我们用一生去传承、借鉴和发扬。每一名华夏儿女,都要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历史的推动者,哪怕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也要心怀国家,也要有精气神,有所作为,不负时代。
文中组图:电视剧《于成龙》剧照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