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PK《朗读者》
如今,歌唱类、喜剧类、明星体验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甚至出现同质化,看多之后难免会出现视觉疲劳。值得欣慰的是,综艺节目出现了几股清流,文化类节目依靠爆棚的口碑脱颖而出,除了之前刷爆朋友圈的《中国诗词大会》,便是《见字如面》和《朗读者》了。下面具体从几个比较一下《见字如面》和《朗读者》。
一、豆瓣评分及影响力
《见字如面》豆瓣评分9.0
《朗读者》豆瓣评分8.7
从豆瓣评分上来看,《见字如面》由于播出时间早,难免先入为主,评分略高于一筹。不过《朗读者》8.7的评分也着实不低,可见,这两档综艺节目质量都属于上乘。
但是从影响力来看,依靠央视平台播放的《朗读者》似乎影响更大:节目首期视频播放量超7.7千万次,平均每期播放量要高于《见字如面》。微博榜单持续上榜,节目的嘉宾也会出现在微博热搜榜上。节目之外,流转于各大城市的“朗读亭”吸引了全国各地热爱朗读的观众。
而《见字如面》是去年12月份在黑龙江卫视播出,受平台资源所限,宣传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虽然开播时间比《朗读者》要早,首期播放量和话题度远不如《朗读者》。但是由于节目的高质量以及众多老戏骨精彩的演绎,形成了口碑的二次传播,各大媒体、公众号、微博大V纷纷叫好,吸引了大批观众,引发了强烈的讨论。
1.《见字如面》:主打读信
《见字如面》
《见字如面》每期的时长不算很长,大概60分钟左右。挖掘了很多有价值的名人书信:从古到今,既有2000多年前的秦国将士书信,也有韩愈的书信。既有邓丽君和蔡琴的书信,也有罗永浩写给俞敏洪的书信……信件的内容很丰富,风格各异。《见字如面》每期至少读七封信,除了演员在第一现场的精彩演绎外,还有文化嘉宾和主持人坐阵第二现场,解读每封信背后的故事。
忍不住要说一下《见字如面》并非原创,灵感来源于一个英国读信节目《Letters Live》。
英国著名读信节目《Letters Live》
《Letters Live》豆瓣评分高达9.6分
<>英国原版《Letters Live》由英国坎农格特出版社在2013年发起,每年邀请来自音乐、影视、艺术、文学等领域的名人到剧场内现场朗读那些“理应受到更广泛关注”的书信。性能、信件内容涵盖历史上许多大事件以及政要、明星、文艺工作者、科学家等。
>“卷福”朗读过“计算机之父”图灵写给友人的书信,还有一位二战士兵的情书。
抖森朗读过英国作家写给妻子的情书
<>在《Letters Live》里,“卷福”说过一句话:(这些时刻)让我们停下脚步,去想象信件主人的生活和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观众、朗读者和信件作者之间的交流联系,让人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启迪人心的反映人类生存状态的文物。他们像一扇扇窗户,让人窥见写信人和收信人之间的爱、美丽、痛苦和幽默。
>可见,《见字如面》是国外节目本土化的一次成功的典范。
2.《朗读者》:更侧重煽情
朗读属于每一个人
《朗读者》每期的时长一个多小时,比《见字如面》要多。与《见字如面》只读信件相比,《朗读者》朗读的范围,就大了许多:散文、书信、诗歌、小说等等。《朗读者》每期都有一个固定主题(前六期分别为遇见、陪伴、选择、礼物、第一次、眼泪),围绕这个主题来选取嘉宾和朗诵内容。
《见字如面》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书信的朗读上。而《朗读者》则是访谈和朗读相结合:每位嘉宾在朗读之前分享个人故事,朗读并没有占据很大篇幅,观众深受感染的则是发生在嘉宾身上真实感人的故事。
《见字如面》嘉宾都是演员,大部分都是实力派老戏骨。平均台词水准都很高,张国立、王耀庆、何冰等人的亮眼演绎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为节目加分。
对比《见字如面》单一的嘉宾构成,《朗读者》嘉宾不光有演员,也有作家导演,有明星也有普通人。
《朗读者》和《见字如面》无疑为中国原创能力匮乏的综艺节目注入一股强心剂。我认为有质量、有内涵、走心的节目远胜于拼明星、搞撕逼、博话题的真人秀。当然,我并不是全盘否定其它类型综艺节目,其它综艺节目我也有看。黑格尔有句名言说的好:“存在即合理”,这毕竟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