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周末多档季播节目的收官和多档新节目的开播,2017年的综艺节目也正式进入到了Q2赛道。
对于刚刚过去的一季度,确实有很多值得总结和思考的地方,比如黑马节目、话题综艺、综N代的持续和文化类节目的强势,成为了一季度综艺行业的重要元素。但是除此之外,整个行业陷入整体的招商困境也成为不争的事实,资本对内容的
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
所以本篇内容,冷眼君将试着对一季度的综艺节目(包括网综)进行一次总结。
卫视编排:浙江季播叠播占优,湖南已无明显优势
我们先来看下一季度的卫视(含央一)节目编排的情况:
不难发现,从2017年一季度的季播节目数量来看,卫视五强依然是主力军,综N代还是卫视平台的基本保证,其中浙江卫视的叠播编排优势明显。从节目类型来看,棚内综艺和户外真人秀几乎平分秋色,各家卫视也都在夯实自己的内容优势。
1、浙江卫视依然坚持户外真人秀,均为大体量项目,即便是《王牌对王牌》这样的棚内综艺,也是以超多顶级艺人的加入为噱头,傲视整个行业。
2、东方卫视的喜剧综艺也是“不疯魔不成活”,从跨季收官的《笑星闯地球》到品牌综艺《欢乐喜剧人》第三季,喜剧的标签已经越来越清晰。
3、湖南卫视尝试了不少新的节目类型,交友类、儿童才艺类等,但最具话题性依然是《歌手》。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湖南周日档制播分离的项目《向往的生活》,几乎成为了一季度最大的黑马。
4、北京卫视的跨界系列也继续在深耕,各种领域各种玩法也都在尝试。
5、反倒是江苏卫视,除了《最强大脑》还在用话题支撑之外,整个一季度的季播声量已经明显弱于其他卫视。
至于二三线卫视,户外真人秀的数量相对较少,其中只有深圳卫视的明星帮扶儿童成长情感观察秀节目《闪亮的爸爸2》,其余皆为演播室节目,分别是山东卫视的家长成长类真人秀《育儿大作战》,明星竞技体验类节目《花漾梦工厂2》、湖北卫视的《非正式会谈3》、安徽卫视的中国风音乐竞唱节目《耳畔中国》以及四川卫视的音乐故事秀《围炉音乐会》。从成本考虑,二三线卫视已经不太敢去尝试户外真人秀,低成本的棚内综艺成为主角。
网综编排:腾讯和乐视共造黑马,优土掉队
同样的,我们先来看看一季度网综的编排情况:
1、从这个编排可以发现,腾讯视频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超其它平台,其中《见字如面》和《吐槽大会》成为一季度网综大热,尤其是《吐槽大会》更是成为了一匹网综最大的黑马,引发网友极高的参与度。
2、乐视视频凭借《单身战争》一档节目,实现了整个平台的提升,也因此提高了网综的自制门槛。
3、芒果TV依然靠口碑和流量俱佳的《明星大侦探》保证自身的位置。
4、爱奇艺虽然数量也不少,但是《千面英雄》明显不属于网综,所以最大的流量担当还是《奇葩大会》。
5、至于优酷土豆,一档《胜利的游戏》苦苦支撑,但由于模式过于模仿“大侦探”,加上直播加点播方式的争议,使得该节目一直没能在网络上产生热议。
从节目类型来看,网综还是以棚内为主,其中有6档棚内综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自制网综的水准正在逐渐提升,尤其是《单身战争》这样的真人秀,让网综的制作门槛再次被提高,其制作难度甚至远超很多卫视综艺。另外就是《吐槽大会》,总共10期的《吐槽大会》,平均播放量达1.46亿,也让腾讯视频成为一季度流量的最大赢家。
资本寒冬来临,户外真人秀依然最受资本青睐
目前,经济下行,资本寒冬来临,电视广告投放紧缩,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一档节目的制作和播出,不少曾出现在各大招商会上的节目都因为招商问题而被迫搁置。虽然看起来市面上已经播出的卫视综艺和网络综艺都有冠名和特约赞助,但真实情况是,大部分的冠名费用其实都无法解决整季节目的制作成本,大部分的节目其实都处于亏损状态。就我们知道的,《向往的生活》也是在拍摄完前六期之后,才解决了冠名的问题,而且据了解,第一季其实还是小亏状态。
当然,从已播出的节目类型和冠名商的选择来看,冷眼君发现真人秀依然是商业客户的首选,其次就是以孩子为主角的综艺节目,在数量上也是占据优势的。
比如就今年Q1的节目(包括卫视综艺和网络综艺)来看,冠名商喜爱的节目类型依次是:
<>1、户外真人秀(8档)
《向往的生活》《二十四小时2》《我们十七岁》
《越野千里》《我们的挑战》《熟悉的味道2》
《跨界冰雪王》《闪亮的爸爸2》
2、亲子类节目(3档)
《育儿大作战》《放开我北鼻2》《神奇的孩子》
3、文化类节目(2档)
《见字如面》《朗读者》
>其实对于这一点冷眼君还是多少有些意外的,因为随着这些年国内节目在明星真人秀的大量制作,让观众已经对这一类型的节目形成了疲劳感,但是没想到客户依然乐此不疲的对这一类节目进行投放。有趣的是,也正因为如此,文化类节目异军突起,《见字如面》和《朗读者》成为了一季度明星真人秀之外的又一大热点,并且成为了具有社会性的话题进行全方位的讨论。
回到本篇的标题,其实从去年四季度开始,资本对内容的影响就已经越来越明显,不少节目“裸奔”,到了今年的一季度,不少节目也因为招商问题搁浅或延后,甚至亏本制作。原因就是因为当下节目的生产模式决定了节目变得越来越难制作,商业客户的话语权之高,直接决定了内容的风格和题材,再加上明星的片酬居高不下,内容端的制作压力也就越大。这是行业机制的问题,冷眼君也无法判断接下来的走向,只希望内容在依赖资本的同时,尽可能的保证节目本身的品质,用好内容吸引客户,而不是完全受制于客户。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