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节目比晚会和游艺看起来更加真实它看起来那么像我们的生活,但是其中又蕴含着陌生于生活的戏剧性。没错,这就是综艺节目。
在大众文化全面占领文化市场的时候,大众其实才是市场的主角。明星在这样的环境和趋势之下,应该不断地放低姿态、贴近大众才能够获得更加长久的生命。这就造就了为什么明星一参加综艺节目就能火一段时间的原因!
从《爸爸去哪了》到《奔跑吧,兄弟》再到《极限挑战》综艺节目似乎就是收视率的收割机!首先,上综艺节目的明星们,就有很大的讲究,首先自身需要有定位,其次知名度不能太低,要么就是刚拍完电影电视剧甚至是刚开演唱会的 都会来凑凑热闹。其次、真人秀类的综艺节目赞助商也特别多,为什么,你想想出去拍外景,甚至是游戏,光是摄影机,航拍器就需要多少人,一般综艺节目的标配是80-120人,这需要多么大的开销,所以我们才会被那些广告插的死去活来的。。额 。
纵观那些活跃在中国观众视野里的真人秀节目,几乎都是“舶来品”:《我是歌手》改编自韩国的《IAMASINGER》;《爸爸去哪儿》引进自韩国热播的综艺节目《爸爸,我们去哪儿》;《奔跑吧兄弟》是韩国综艺《Runningman》的翻版;再早一些的《中国达人秀》引自英国达人秀(Britain"sGotTalent);《中国好声音》源于荷兰节目《TheVoiceofHolland》……
国外成熟的节目模式和制作经验让这些真人秀在国内得以快速“生长”。以《奔跑吧兄弟》为例,跳过对于“新节目”的试水、摸索阶段,真人秀几乎直接复制每一个“真人”的角色定位和游戏模式,可谓“根据坑去找萝卜”。以成熟的节目模式为基础,有成功的经验和案例作保障,再加一些“本土化”元素,以及“重量级”明星和嘉宾,真人秀的“爆红”似乎在情理之中。
也是因为80后、90后观众的情感需求,与多档真人秀节目合作的灿星制作宣传总监陆伟表示,“任何模式的红火,是跟观众情感的需求有直接关联的。”现在真人秀最大的受众群是“80后”、“90后”观众,这群独生子女正在变成社会的中坚力量,在大城市生活,承受工作竞争和买房压力。陆伟说:“过去我们看电视,总是想获取知识,引发思考,现在他们工作已经太辛苦了,看电视就是图好玩,这种心态就很适合韩国模式进来——不需要学什么,被灌输什么价值观,轻松愉悦就可以。”此外,“看腻了”明星大腕们在荧屏上的表演,现在的观众更喜欢看他们“真实”的一面。不管是明星们被抓拍到的各种“神表情”,还是活跃节目气氛的“卖萌”、“扮丑”、“耍宝”,抑或是难过、委屈、痛苦、愤怒等真情流露,甚至是临时“罢演”、“退赛”,都成了真人秀节目的看点乃至亮点。像《我是歌手》,每一位歌手从降落在长沙黄花机场开始,就处在摄像机的跟拍之下,在现场演唱中,更有超过40台机位对准台上的歌手和经纪人,捕捉他们每一秒微妙的表情。如此高投入,既满足了观众对于明星们台上台下生活、表现的好奇心理,又“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人,拉近了明星和我们的距离。
如今,大众不再需要站在神坛上、用来供奉的明星。大众想要看到的,其实是获得明星光环的“自己”。现在已经不断地有明星尝到了这样做的甜头。这样的节目因此也才得以成立。同时也满足了大众希望看到作为普通人的明星的愿望。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