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亦姝在2月7日晚最后一期《中国诗词大会》上夺得冠军
近日,《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等继承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综艺节目逐渐受到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甚至成为“最适合全家人一起观看的电视节目”。近年来,借助诗词、成语、写作、书信等文化形式传播传统文化精髓的综艺节目可谓不少,也都引起大众一定的关注度,收视率也不俗。可见综艺节目不一定非得要明星大牌、夸张搞笑或者引进模式,规规矩矩地从厚重的历史文化中汲取养分照样可以吸睛,成为爆款。
诗歌焕发魅力 完胜“脑残”电视剧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共10期,春节期间每天一期,2月7日播放最后一期,才女选手武亦姝夺得冠军。该节目本是人文类节目,也被称为“文化类综艺”,与《歌手》《王牌对王牌》等明星娱乐综艺节目刷爆社交圈相比,它在央视各频道播出显得更加“高大上”,由于在新春综艺节目中话题性和关注度极高,也成为年轻人关注的对象。
本季节目延续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节目宗旨,采用第一季百人团对战的赛制,同时又增加了“飞花令”升级必答题,成为节目的最大亮点。节目中,无论是诗词音韵、画面解读,还是学者的创作背景解说以及典故引用等都非常专业。当然,该节目最重要的还是其搭载着传统文化的基因,通过熟悉的诗词激发了观众的文化情怀,面对熟悉的诗词很多人也跃跃欲试,牢牢吸引了观众。
除了其文化内涵,该节目的话题性还集中在选手、嘉宾和主持人的魅力上,比如才女选手武亦姝和陈更、嘉宾郦波、主持人董卿等。在“飞花令”主题词“月”的比拼中,当“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首《诗经·七月》中的诗句从上海16岁高一女生武亦姝的口中一出,可谓吸睛无数。
看过该节目的不少观众表示,“惊叹连连,难得有一个全家人都很有参与感的节目,从老人到孩子,痴迷者众多,可见历史文化之厚重”。也有观众感叹:“这个节目千万别停,真的比脑残电视剧好看多了,拯救了中老年观众。”“就喜欢这种不吵不闹正能量满满的节目。”
演员读信飙台词 观众终于洗洗眼
读信节目《见字如面》第一季春节前就已经口碑满满,成为文艺青年的最爱。该节目能在一众引进综艺和明星大咖综艺中独辟蹊径火起来,着实令人吃惊。不过,看过了节目也能明白它为何成为一股清流。该节目给观众的感觉就是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节目讲解嘉宾从一位文化人物不为人知的故事谈起,邀请张国立、何冰、归亚蕾、蒋勤勤、王耀庆、张涵予等演员上台,通过他们的嗓音、情感甚至表演来诠释文化名人的书信内容。观众在感受文化大家的文字之美和情感之切的同时,还能欣赏和品评演员们的台词和表演功底,尤其是多位演员同台读信时,还能看他们互飙台词,很过瘾。
该节目好看之处在于信件的主人都是有故事的人。多期节目之后,傅雷、曾国藩、萧红、徐志摩、张爱玲、王小波、尼采、陆小曼、曹禺、黄永玉、蔡琴等文化名人的信件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展现了一档“有质感”能“锤击内心”的节目,“展现了不一样的综艺节目”。总的来说,节目靠的是文化内涵和有料的内容来吸引人,演员的演绎也很走心,不靠“流量咖”和话题炒作,赢得了文艺青年的关注。
不沉闷不掉书袋 才能与观众有共鸣
其实,这几年包括《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站到底》《咱们穿越吧》《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文学英雄》等文化综艺节目持续不断创新,给观众送上了别样的综艺节目。
而近期的《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成为热议对象,前者源于重量级嘉宾的独特亮相,让文化变得有趣味;后者则源于竞技元素和嘉宾的吸引力,让文化不再沉闷,不再因高高在上而失去参与性。不过最终它们能火,还是因为找到了与观众的情感共鸣,有内容,有内涵,综艺效果不会太差。
如何做好“文化”与“娱乐”的平衡,也是该类节目的关键。《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正文曾表示,为了强化该类节目的娱乐性设计,释放主持人活跃现场的能力,鼓励选手与主持人互动,也调动嘉宾状态,后期更是强调保留了现场真实的快乐和趣味性,把内在的文化担当转化为更轻松的外在形式,让大家在快乐中获取营养。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