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评论员 石迪
过去几年里,《好声音》系列和《歌手》系列以各自独到的叙事模式占据了中国音乐类节目的半壁江山。昨晚,新一季的《歌手》总决赛落幕,在一种近乎平铺直叙的表现方式中,这档曾经的爆款节目也开始落入庸常的境地。
从观众反响度上看,决赛在微博热搜榜的排名和各平台的讨论度都不是特别高,李健和岳云鹏的合唱成为全场为数不多的高潮。从收视率上看,本季《歌手》整体收视率在 1.5% 上下徘徊,虽也可圈可点,但和巅峰时期动辄破 4 的盛况显然不可同日而语。实际上,虽跨界合作拥有出彩之处,但当一位相声演员的 " 捧唱 " 成为一档音乐类节目的最亮点时,这种关注点上的失焦与错位本身就意味着节目在传播上的失败。
无论是观众还是制作者,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这种悄然发生的变化。其归根结底在于,对于表现力强的 " 职业观众 "、对于多位一体的剪辑、对于音乐文化的情感渲染、对于现场投票的末位淘汰制、对于洪涛式的设置悬念等一系列叙事策略,观众已经熟稔于心,并从那种集体无意识的怀旧情绪中脱离了出来,甚至产生了审美疲劳和抵触心理。
电视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包含大量连续性叙事元素的媒体,从叙事学的角度来审视这档音乐类节目,大致可以用 " 兴也套路,衰也套路 " 来概括。《歌手》曾引起业内对娱乐节目形式创新的再思考,其整套叙事模式的从新到旧,所演示的其实是一种传播范式在市场上由盛转衰的过程。
很大程度上,节目构建叙事场阈的机制失灵,文本言说的合理性受到挑战,多重视角被观众吃透,实属传媒领域常见的现象。因为任何一档娱乐性电视节目都存在生命周期,强势如《快乐大本营》和《康熙来了》,前者近年来颇显颓势,后者更是已经作古。本质而言,综艺节目遭遇阶段性陷阱的速度正在加快,像《歌手》这种强档,也在一方面继续产出赵雷这种现象级歌手的同时,另一方面却不得不面临市场份额逐渐坍缩的尴尬现实。
需要意识到,随着电视媒体的冷热边界越来越模糊,音乐类节目的纪实性、互动性和拟态性(故事性)成为一种基本要素,但这些仍无法支撑其获得长期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正如 " 媒体引领价值,不是关注谁离婚出轨 ",音乐类节目兼具专业主义和娱乐性,应该警惕一种将叙事套路化以及过度迎合观众的价值取向。也因此,我们该为《歌手》唱哀歌还是赞歌?抑或我们需要怎么的综艺?这都属于伪命题。
当然,《歌手》很大几率不会就此消亡,但恐怕也难以避免逐渐 " 凋零 "。在主流观众的期待区间和兴趣视野里,那套曾经引以为傲的叙事模式似乎已经悄然远去了。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