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论调:真正牛逼的音乐不可能出现在竞技类综艺节目里,而拒绝观看《歌手》则是一件值得自我优越的事情。
《歌手》总策划洪涛曾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曾感叹,“做了十几年电视节目,我们亲手培养了全世界最挑剔的观众。”这档高规格制作的音乐类真人秀走到第五个年头,唱衰声不绝于耳,收视率也跌破新低。“大概是最后一季了吧”,这似乎是《歌手》的观众中一个普遍的观感。
为什么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挑剔”《歌手》了?
一些美国的传播学调查反映,真人秀的核心观众有着不同程度的自恋倾向,他们会不自觉地寻求符合自身特质的媒体特征。也就是说,在看真人秀节目时,观众其实是在用节目的内容去印证自己的审美、立场和三观,去寻找认同感和代入感。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观众所挑剔的并不是《歌手》本身,而是在节目的既定框架之外,它所呈现的不符合自己审美、立场和三观的倾向。很显然,从几个月以来的抓马来看,在这档节目成长的第五个年头,它所呈现的疲态已经无法映照出观众眼中那个“更好的自己”了。
其实从第一季开始,每场 500 个“大众评审”们的音乐审美便饱受质疑。“唱不到某个高音的都是实力不够,唱到某个高音用假声的实力都不如用真声撑上去的,不能把慢歌快歌都唱一遍的就是单调无聊”,这是坐在屏幕前的观众对“大众评审”们评判标准的认知。
而在 5 季节目以来的绝大多数竞演中,大众评审的选择趋势也的确应证了这个铁则;李健可能占据了仅有的法外之地,他的胜利也成了节目制作方在面对这类质疑时如获至宝的挡箭牌。
但挡箭牌只有一个,“高音崇拜”的审美却从素人选秀的时代延续至今,非但没有没有被质疑声打压,反倒在这一季《歌手》捧出了一个极致的高音天才——迪玛希。
从《我是歌手》的第一季开始,“悬疑”便一直是节目的一大看点:谁会来参赛?谁会来踢馆?谁会淘汰?谁的票数是第一?每一场的演唱顺序是什么?每期节目中,这些悬疑的呈现都会占据大量的时长。
而到了这一季节目中,除了洪涛一如既往的“喝一杯水再宣布冠军”的习惯以外,大多数悬疑元素都被淡化了:参演艺人名单早早公布,演唱顺序抽签也不再过多展示,就连每期的排名情况也不再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
尤其对通过网络观看节目的观众来说,很多人也许会直接跳过真人秀的部分,只观看中间的几首竞演歌曲,连宣布排名的部分也不一定会耐心看完。
观众们不再那么容易被节目组牵着鼻子走了,他们只想在看节目的过程中收获几个谈资,再发现几首可供单曲循环的新歌而已。至于谁是歌王,也没那么重要。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