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播出不足半月,无论收视率、点击率、还是微信微博热度都持续走高。对细节的把控、剧情的推敲,加上演员的精湛演技,使该剧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影视作品是是一种生动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文化的缩影和体现。对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来说,可以通过中文影视作品更广泛地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而提升自身的中文水平。
借助动画片学中文
怀着对中华文化的极大热情,蒙古姑娘多乐功在高中时就来到了中国,随后进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进修。刚踏入异国他乡、仅仅会几句简单口语的她意识到:要在这个陌生国度生活,语言是要跨越的第一道关隘。前些年风行一时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吸引了多乐功的注意。她认为这部中国动画片尽管是面向低龄儿童的,但是语言简单,内容轻松幽默,符合她现在的中文水平。于是她在学习中文书本教材的同时,也成了喜羊羊的“粉丝”,反复看着动画片锻炼口语。
“课本上的内容比起有声有色的动画片来说确实缺少一点生动的感觉,而且电视画面配合有情感的台词更能让我记住中文词句。过了半年,我发现自己的中文水平有了明显进步,电视上播放的中文节目我都能够了解大致意思。这时候我开始关注其他更高层次的影视作品了。我平时喜欢找些爱情题材的中文电视剧观看,像《北京爱情故事》《裸婚时代》等,前些日子特别火爆的《大唐荣耀》我也看过几集。”多乐功说。
法国小伙阿克塞尔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唐龙”,正是源于他对李小龙的喜欢。自从父亲带他看了李小龙的经典功夫片《猛龙过江》之后,他就对中国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度充满了好奇,对于神奇的中华武术更是向往至极。谈起中国功夫片,阿克塞尔一脸兴奋难以自抑:“老实讲,我看中文电影或者电视剧,从不管内容难度如何,纯粹依靠兴趣。在法国我就喜欢找中国功夫片看,到中国留学后就更方便找影视资源了。来中国不过1年,我已经看了上百部功夫电影,中文水平也因此提高了许多。”
老师不只是视频放映者
汉语教师志愿者曾婷婷在开始为外国学生讲课前会确定一个主题,一般都会从中华文化入手,为学生介绍中国的一些节日、饮食以及手工艺品等。今年春节,曾婷婷决定为同学介绍中国的春节。她选取BBC制作的关于中国春节的纪录片中的一段内容进行讲解。由于原声是英语,她提前翻译了台词并现场进行中文配音。水平高一些的同学,大部分内容能够理解。有一些典故、成语、网络用语,比较难以理解,曾婷婷就会具体分析讲解。视频结束后,外国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感受与看法。曾婷婷非常注重师生之间的这种互动:“通过视频使他们体会中华文化,并说出自己的想法。这种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教师进行解答的方法,教学效果非常好。”
确实,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影视作品教学课程中尤为重要。如果教师在影视作品教学课程中只是充当视频放映者的角色,对学生不作具体指导,这就有可能导致学生理解不了影视作品中某些内容甚至曲解其中的意思,也就失去了利用影视作品教学的意义。
影视作品活跃课堂
曾在韩国济州汉拿大学孔子学院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李雨珊,在教授中文的高级班时,使用《实用汉语课本》第5册作为教材。其中有一篇拓展阅读是梁祝中的“草堂结拜”选段。因为文章对话与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对话基本一致,所以她就截取了那一段电影片段在课堂上播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电影的表演方式是黄梅调,让学生了解课外内容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戏曲的魅力。我先放了一遍电影,让学生大致了解剧情。第二遍针对课文内容配合视频讲解内容,分析其中语句。这样一来,趣味性确有增加,课堂也相对活跃。虽然这种教学方式会增加课堂活跃度,但毕竟完全契合课本内容的影视作品难找,不注意就会造成教学内容的偏离。而且影片的播放时长也需要斟酌一下。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比较合适,或者根据课程的进行将视频分开讲解。”
“外国人学习汉语就是想要了解中华文化,单单学习书本上的内容肯定不够。采取观看中文影视作品这一方式可以使外国汉语学习者从中了解到中华文化,了解中国人民的生活,从而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教师韩阳看来,观看中文影视作品的顺序应当是由简入繁,同时,个人兴趣也是考虑的重要因素。“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看得多了,练习得多了,中文水平就会有提升。而且,影视作品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中国方言,这能够让外国学生了解到中文天南海北的区别。”(韩昊洋)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