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电视剧

不该以《人民的名义》围攻无辜的“郑胜利”

不该以《人民的名义》围攻无辜的“郑胜利”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经播出便轰动全国,街头巷尾各种媒体热议不断,因为很久没有出过反映现实的电视剧,饥渴的观众一见钟情,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爱屋及乌,放眼网络,担任剧中各个角色的演员都备受关注备受好评,但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饰演郑胜利的阚犇犇,这个演员一直以来饱受非议,广大网友对他的口诛笔伐愈演愈烈。那么,冷静下来想一想,这个演员真的有错吗?非也。公证地讲,这个演员没有过错。因此,大家不该以“人民”的名义,去围攻一个无辜的演员。网上的群情激愤,其实是胡搅蛮缠。因为观众非常喜欢这部剧,所以面看到缺陷便非常失望,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意气用事在所难免,但冷静下来还是得摆事实讲道理。那么其中的道理何在,我们来做一一分析。

首先,很多观众指责:郑胜利这个角色戏份过多,画蛇添足,令人厌恶。那么,这种情况,是这个演员造成的吗?不是。剧情的设计和角色的戏份多少是由编剧完成的,并不是由演员自己来决定的。

那么,编剧为什么要设计这种多余的剧情呢?是因为当初低估了观众的眼光。编剧之所以设计这样一个角色,即大风服装厂的工会主席的儿子,是因为剧本想增加一条剧情线,即反映普通底层百姓家庭中的年轻人的生活状态。确实,这个线索属于多余。显然,当初剧组增加这种多余剧情,只是因为剧组不够自信,担心这种题材的剧作收视率低,只能吸引成年男性观众,所以为了吸引尽可能多的观众来看,就努力迎合各种观众群的喜好。结果适得其反,是剧组低估了观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事实证明,并不是现在的观众喜欢脑残剧,而是荧屏上缺乏烧脑剧。不过我们可以理解的是,剧组也是迫于形势压力,众所周知,因为这种反映现实的题材,通过广电总局审查的风险极大,所以找投资商非常困难。本来凑足资金就已经历尽艰难,如果收视率低,收不回成本,那就更没法向勇敢的投资者交代了。所以为了经济问题,只好被迫注水了。

其次,很多观众指责,郑胜利的表演浮夸,令人反感。那么,这种情况,是这个演员造成的吗?不是。他怎样表演、怎样造型是由导演决定的。不是他自己所得算。如果导演认为演员表演不妥,可以反复重来,直到过关为止。平心而论,这个演员的表演态度还是很认真的,毕竟这是一部正剧。另外,客观地讲,作为初次担当比较重要角色的年轻演员来讲,他的演技并不是差。至少,无论态度还是技艺,比那些现在风靡的所谓小鲜肉们,还是强得多了。

那么,导演为什么让他这样演呢?是因为误解了观众的口味。导演原以为,时下的年轻观众喜欢这种油滑浮夸的人物形象,所以鼓励了这种表演。结果发现,其实不然,喜欢小鲜肉的做作表演的并非主流,多数观众是审美观念还是正常的。这显然是导演是一个错误判断。事实证明,并不是现在的观众喜欢做作的表演,而是荧屏上缺乏正经的表演。

最后,观众指责演员长得丑,影响心情。这就更是没有道理了。因为一个人的相貌不是他自己能决定得了的啊。再说了,我们也不应该要求演员都长得好看,因为戏剧里面有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角色,所以需要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演员来演,各种相貌气质性格的演员都是必须的。我们评价一个演员,可以针对他的敬业精神表演技艺,但不该针对他的外貌。

那么,阚犇犇的职业素养如何呢?至少,面对众多网友的无端指责,没有出现过度情绪,没有回骂网友,也没有发牢骚。可见,这个年轻人还是比较有修养的,能沉的住气,顾全大局。这和当前那些大牌演员动不动发脾气的行为对比,还是精神可嘉的。

综上所述,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郑胜利的角色设置确实是一个败笔,但演员阚犇犇并没有什么过错。大家就事论事,不该用过激的语言去辱骂人家。只要大家提出批评,剧组自然会总结经验教训。观众的客观评论,自然会给文艺创作者们提供启示。创作者和接受者互相理解,正确交流,文艺作品和欣赏水平才会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人民的名义》火了,但现实还是很残酷

上一篇

《人民的名义》火了,但现实还是很残酷 《人民的名义》火了,但现实还是很残酷
一部戏用了8个替身,全程坐着拍戏,却被吴京称为是最敬业的演员

下一篇

一部戏用了8个替身,全程坐着拍戏,却被吴京称为是最敬业的演员 一部戏用了8个替身,全程坐着拍戏,却被吴京称为是最敬业的演员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
热门专题

蜀ICP备2020026468号-4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