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三天假期不过瘾,又开始想五一去哪儿玩了?如果你打算去纽约,一定别忘了去时代广场,抬头看看横竖林立的广告牌:即将开播的某国产青春剧将在5月1日到7日,以每天72次、每次10秒的频率“刷屏”,勾起你回国后打开电视机的欲望。
你也许不会像以前的游客那样,在时代广场的广告牌上看到中国面孔、听到中文就瞬间豪情爆发,觉得扬我国威了,但仍然会为此剧的世界眼光和大手笔而惊叹:毕竟这是每天有30万不同国籍、不同肤色行人经过的“世界十字路口”,有着“每四周250万美元”报价的全美乃至全世界最贵的广告牌啊!(更别说这还是2014年的价格)
纽约时代广场有着世界上最贵的广告牌
然而,该剧广告代理公司业力传媒的相关负责人林雪(化名)却告诉腾讯娱乐,在时代广场打广告,一点都不难(贵)!
这些年来,作为黄金广告位的时代广场正一步步走下神坛:最初是中国国家形象片在此播放,然后上海、苏州、武汉、成都也来这展示城市形象;紧接着,企业们也不甘寂寞,华为、联想、百度等“国家品牌”纷纷到这儿打广告;近两年,包括重庆“耗儿鱼”餐馆在内的名不见经传的互联网餐饮公司组团登上了时代广场的大屏。如果说再小的公司也还是企业,那么,去年9月王俊凯的粉丝们买下时代广场著名的路透社大屏为其庆生,今年3月宁泽涛的粉丝如法炮制,就真的是以个人或小团体名义的“触电”了。
粉丝帮偶像庆生,在时代广场买广告牌的越来越多
是的,他们并不是土豪,只是更会算账的普通人:在“世界十字路口”展示一下偶像的风采,价格可能跟在北京地铁买一块广告位差不多,影响力和逼格可大多了,何乐而不为?
打广告每秒只要5块钱,还有折扣
首先,纽约的时代广场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广场”,而真的是个“十字路口”——它是由百老汇大道与第七大道汇合处为中心,从西42街延伸至西47街的一片商业中心。除了每年的跨年庆祝,这里最著名的就是各色大小不同的广告牌。然而,很难想象,位于如此著名地标内的广告位可以用“划算”来形容。
时代广场中心区域主要的几块广告牌分布
比如最显眼的1号屏主屏,也就是“每天人流量30万”的那个路口正对着的那块屏幕,高18米,宽11米,每天从早上6点亮到第二天凌晨2点,根据业力传媒提供的一份报价单,若你有一条30秒钟的广告,每两分钟播放一次,连播4周,价格是250万元人民币。算一下,平均每秒才4.96元!
1号屏(黄色边框所示)是时代广场广告牌中的黄金位置
不过,很少有土豪买主需要如此长时间、不间断的滚动刷屏,大部分买家都是文章开头提到的影视剧那种,来一周,每小时刷上3次就满足了。这当然比“团购”的单价高,但15万人民币的总报价也够宣传团队偷着乐了——何况,林雪告诉腾讯娱乐,因为那块屏在“五一”期间的招商已经接近尾声,所以剧组能够以打折价拿到剩余的时间,最终的价格是10万多一点。这是什么概念呢?林雪打听得知,北京地铁的一个平面广告位,一个月的价格大约是20万。
时代广场最受欢迎的1号屏价格最贵,但性价比也颇高
中国人心中“圣地”,美国人却不care
为什么如此划算?林雪认为,是憨直的老美还没发现这个巨大的商机,或者说,他们没有全力开发这个商机。
在美国当地人眼中,时代广场并没有受到如国人般的狂热追捧。业力传媒于2011年在美国成立,原本只做美国本土的广告招商、文化传播,而时代广场只是其众多广告展示平台中的一项,价格和人气都泛泛,“美国人并没有把它看成什么特别的地方”——确实,有去过纽约的游客在网络上吐槽,传说中的时代广场,好像还不如随便一个被广场舞大妈占据的“舞池”显得宽敞。
然而,自2011年中国国家形象片在时代广场播出后,它却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广告圣地”。掮客们立刻嗅到了商机,从2011到2014年,新华社子公司新华影廊、大连户外媒体集团国域无疆、蓝色光标子公司蓝色天幕纷纷进驻时代广场,租下广告牌,“中国红幕”、“蓝色天幕”成了中国城市、企业、个人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平台。
早前中国国家形象片在时代广场播放过
眼看着市场越来越火热,业力传媒于2016年底决定也开始拓展国内业务,并委托在影视行业工作的林雪作为其国内业务负责人。这步棋显然走对了——林雪不过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个广告,短短几天便有四家影视公司找上门来,目前,已经有两家签了正式合同。
从“走出国门”到“出口转内销”
可是,会有多少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人在川流不息的时代广场驻足,认真观看一部中国青春剧的片花呢?林雪笑了,“那根本不重要。”
她认为,时代广场离曼哈顿的华人区不远,只要能影响到路过此地的华人,广告主便“赢了一半”。不然,你以为百度输入法、KTV应用“唱吧”来时代广场做广告,是为了让老外用上中文输入法、了解博大精深的KTV文化吗?而从《后会无期》到《乘风破浪》,韩寒都在时代广场放了预告片,为的也是让海外华人去电影院为其贡献票房。
韩寒的电影在时代广场打广告,是为了吸引更多海外华人去影院
那么,“另一半”呢?还是中国人——只不过是身在国内的。
广告在时代广场登出或播放,只是完成了整个流程的一半,拍照传回国内发通稿才是接下来的重头戏。更有甚者,还要找当地华人或游客拍下自家广告,然后在社交网络上作惊奇和自豪状:“**品牌居然上了美国的时代广场,好高大上!我们民族品牌好强大!”引发网友点赞和转发,成功提升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如此才算完成了一轮完整的传播。
这种宣传套路,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满足“虚荣心”的玩法,在腾讯娱乐采访前段时间在时代广场购买广告位的某综艺节目工作人员口中,得到了证实。“比起拓展海外市场,我们更看重这种宣传在国内社交网络能引起话题讨论,一边显得高大上,一边确实成本不高。”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
同理,粉丝们为喜爱的偶像“斥巨资”购买时代广场广告的神话也可以被解构了。“当地人很少有人关注谁谁谁过生日,他们不认识,更何况有时候显著的信息大部分都是中文,为的就是在微博上让人看到,提高明星的关注度。”林雪告诉我们,粉丝应援的业务在公司现在有了明显的增加,至少能占到1/3。
但事实上,拓展海外市场确实才是早期“组团”占据时代广场银幕的企业们的首要目的。比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和韩国企业——索尼、松下、三星等品牌都是通过时代广场的大银幕进军美国和全球市场的。
最早登陆时代广场的中国企业“三九药业”(1995年),后来的中国国家形象片、各城市形象片,以及华为、联想、百度等世界级民族品牌,也都抱着“走出国门”的理想,直到最擅长搞营销的巨人集团——对,就是那个拍出让你烦得要死却停不下脑内循环的脑白金广告的史玉柱的巨人集团——用《征途2》、《仙侠世界》等一系列游戏广告,将时代广场玩成了“出口转内销”的花式环节。
巨人集团是最早把时代广场广告玩成“出口转内销”的企业之一
升级玩法:直戳投资人
而今,互联网创业者们又发明了“出口转内销”的升级玩法:直戳投资人。
如今,在时代广场打广告又成了创业公司吸引投资人目光的一种行为
去年4月,一段简单的中英文广告在时代广场大屏幕上滚动播出:“三斤,这是你的起点”。两天后,国内互联网上便流传起了一个“餐饮创业与兑现承诺的故事”:因为一句玩笑话“如果你能做出全重庆最好吃的耗儿鱼,公司就花钱给你在美国打广告”,前老板兑现承诺,花钱让离职员工创立的互联网餐饮公司登上了时代广场。而讲故事,不正是为了让投资人看到吗?
两个月后,蛋糕电商“积慕”甚至直接透过时代广场的大屏幕向投资人喊话:“风投们:不要再找我了,我只想好好做蛋糕——积慕老杨。”
从最早走高大上路线的海外市场宣传推广,到如今性价比颇高且仍看起来高大上的平易近人式的营销手法,“世界十字路口”正渐渐走下神坛,紧跟潮流。这当然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只不过,当地的开发商们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