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电视剧

《人民的名义》大火是意外更是必然

《人民的名义》大火是意外更是必然

作者:朱永华

据CSM52城收视率显示,4月6日湖南卫视播出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收视率为2.444%,市场份额为7.7%,位列全国第一。这样的火爆,已经持续了数日。为什么这部主旋律电视剧如此之火?因为它是当下腐败与反腐败斗争的真实写照(据4月8日《中新网》)。

说实话,笔者已经多年没有看过电视剧了,尤其对所谓“小鲜肉”主演的偶像剧,更是丝毫不感兴趣。实际上,时下由“小鲜肉”主演的影视剧,不但人物光鲜靓丽,画面也是非常“魔幻”,特别是通过高清画面的渲染,每一个人物似乎都“不食人间烟火”,美的让人不忍直视却又仿佛不是血肉之躯的“塑胶娃娃”。人物如此,所涉及的故事题材也几乎于现实社会沾不上边。按说,电视剧创作,应该来源社会现实,也只有反映人民群众生活现实的优秀电视剧,才能引发人民群众,更包括年轻观众的共鸣。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恰恰是摘取现实社会中人们最有切身感受的腐败现象和反腐行动,几乎用写实的荧屏形象再现了一幕幕反腐画卷,这样的电视剧也必然会引发观众的热烈关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既“火”的让人感到意外,实际上也是情理之中的一种必然。

人们经常抱怨孩子“追星”,青少年迷恋“小鲜肉”,而“小鲜肉”们的身价更随着这种迷恋而飙升,但事实上,随意打开一个电视频道,除了新闻节目让人能看到身边的现实之外,不只是反腐剧已经离别荧屏10年之久,真正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影视剧也是凤毛麟角,高质量的优秀影视剧稀缺。虽然多是粗制滥造,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他们除了追逐“小鲜肉”和从各种穿越剧、宫廷剧、游戏剧中寻找虚无缥缈,谁又能给予他们更多可供选择的,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影视剧资源。

实际上,《人民的名义》之所以能够“火”起来,让老戏骨战胜了“小鲜肉”,并不完全是剧中反腐尺度的大小,更在于其反映了真实的社会生活,尤其对于很多年轻观众而言,剧中所展现的一些场景,演员口中说出的某些敏感台词,腐败现象所带来的很多现实问题,都有一种“身在其中”和“无法言说”的认同感。老戏骨们入木三分的精湛演技,更让剧中一个个人物充满血肉赋予灵魂,省委书记沙瑞金在复杂反腐形势面前的运筹帷幄,陈岩石对人民群众的一腔赤诚,达康书记频背黑锅却又对事业充满执着和信心,工会主席郑西坡心系下岗职工的坚强和对子女的那种观念上的碰撞等等,都在震撼观众心扉的同时释放出满满的正能量,尽管眼下剧情离“大结局”还早,剧中人物的命运还扑朔迷离,然忙着“追剧”的观众已经从这部剧中,体会到积极向上的意义。

很显然,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收视率夺冠,相信没有人会认为其中含有“水分”,而从社会和舆论对该剧的追捧中,更让人欣喜的看到,青少年观众心中不只有“小鲜肉”,老戏骨对角色准确的把握和精湛演技,同样更能俘虏年轻观众的心。公开报道显示,该剧总制作投入1.2亿,40位老戏骨和所有演员的片酬是4800万元,还不及“小鲜肉”在一部片中的个人身价,然老戏骨们敬业的演出却让任何一位“小鲜肉”为之“陈腐”。一部为人民拍摄又有老戏骨为人民出演的《人民的名义》,必然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追捧。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热播,人们不只是感受到反腐剧的重新回归,收视率的“爆表”,更让人看到观众对反映火热现实社会生活优秀影视作品的欢迎和期待。荧屏需要“百花齐放”,但如果缺少讴歌现实社会生活和当代人民群众的这朵“花”,不仅是不完整,更是最大的缺憾,尤其是在亿万人民群众努力奋斗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影视艺术作品创作更应当抓住时代的脉络,用反映社会现实的优秀影视作品来振奋精神、坚定信仰。只有让扎根现实生活和反映当代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优秀电视剧占领荧屏,才能赢得更多的观众,潜移默化教育鼓舞人民并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源泉。(朱永华)

《人民的名义》之所以刷爆社交网络,还是取决好的本子加好的班子

上一篇

《人民的名义》之所以刷爆社交网络,还是取决好的本子加好的班子 《人民的名义》之所以刷爆社交网络,还是取决好的本子加好的班子
一部戏用了8个替身,全程坐着拍戏,却被吴京称为是最敬业的演员

下一篇

一部戏用了8个替身,全程坐着拍戏,却被吴京称为是最敬业的演员 一部戏用了8个替身,全程坐着拍戏,却被吴京称为是最敬业的演员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
热门专题

蜀ICP备2020026468号-4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