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之谦 |
最近,薛之谦的一碗鸡汤被无数粉丝热传。他说,在这个时代,根本不存在怀才不遇。现在不是八十年代,不存在一个伟大的诗人在路边修轮胎不被人发现。如今的自媒体,已经足够承载任何一种形式的才华。
摸爬滚打,遍尝“走红的一百种方法”,薛之谦可以说实力“烹饪”了这碗鸡汤。这种际遇,和他新近参加的江苏卫视大型音乐季播节目《金曲捞》颇有些异曲同工。
打捞蒙尘的好歌,《金曲捞》将音乐综艺的目光从“人”转移到“歌”,希望成为落魄金曲的“唤醒师”。伴随节目正片即将上线,也有困惑的声音说:不红自然有不红的理由,当然都没征服过观众的耳朵,如今又怎会轻易重新发光?
去年,作为季播节目《金曲捞》的节日特别版《端午金曲捞》,已经用一支《我可以忘记你》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而放眼华语乃至世界乐坛,“睡美人”的故事,一点都不少。
对于走红来说,实力和运气哪个更重要?
《金曲捞》嘉宾成员中,流行音乐制作人黄国伦最有发言权,他亲历并参与了华语乐坛最辉煌的年代。一首歌曲的命运沉浮,好比歌手的星途起落,虽有惊喜,亦有唏嘘。黄国伦和他的音乐,大可当成一个有趣的缩影。
在谈到为何会有遗失的金曲时,黄国伦概括了三大成因:第一种,生不逢时,一首歌生错了时代,晚几年也许就会红;第二种,怀才不遇,明明准备好了,却遇上了天灾人祸,或者唱片公司倒闭之类的不可预料,错过了良机;第三种,遇人不淑,一首歌明明很棒,却不被唱片公司欣赏,于是被埋没。
1994年的一首《我愿意》,让王菲变身天后,也使黄国伦成为炙手可热的创作制作人。鲜有人知的是,被粉丝奉为经典的《我愿意》,一开始并没有被选上作为王菲的主打歌,那时唱片公司的老板觉得这首歌不会流行,甚至要求黄国伦去重新做一首,效果却并不是很好,才勉为其难打了《我愿意》,谁料一炮而红。
《我愿意》大红大紫之后,黄国伦又开始着手创作王菲的第二张专辑,希望另类和特别一些,于是有了《影子》,王菲也很喜欢,可唱片公司坚持认为应该延续轻柔和空灵的路线,最终打了《天空》这首歌,《影子》遭遇“怠慢”,黄国伦却觉得,“《影子》应该是确定王菲走另类、个性路线的第一首,可能我给的太早,也算生不逢时。”
尽管奉献了《我愿意》《男人不该让女人流泪》《不要对他说》《我是真的》《味道》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黄国伦的内心还是遗憾更多,“很多觉得应该红的,却没有红。就算这么火的《味道》,也是经过了一些努力,或是老天有眼,才给了一个机会。范晓萱的《我要我们在一起》专辑,那首《sometimes》我原本也很看好的。周蕙的《流域》,因为经费不足,没有重点推广。还有黎明的《半生缘》,做了电影的主题曲,最后也得到了34届金马奖最佳电影原创歌曲奖,其实命运可以更好一些。比较唏嘘的还有赵薇的《玩耍》,正要发片的时候,碰上了大地震,自然《玩耍》就不能去打歌了。”
命运就是这般玄妙。尤其在那个渠道单一有限的年代,花期错过了,就只能静静躺在华语音乐庞大曲库的角落里,成为少数人的心头好,哪怕它明明可以是一束更多人床前的明月光。
柳暗花明,乐坛从来不缺“金曲捞”的传奇
这些年,伴随着音乐综艺的热力爆发,一大批好音乐被歌手们重新挖掘、包装,赋予崭新的模样,以及重新走红。这其中,就包括黄国伦在1993年写给齐秦的《袖手旁观》,当初是齐秦发行于1995年专辑的第三波主打歌,可是并没有什么火花。谁知二十多年后,才被张宇、李健、萧敬腾重新唱红,并在《我是歌手》大放光彩。
古今中外,乐坛从来不缺“金曲捞”的传奇。黄国伦心目中,有两则特别动人的故事:
美国有一个不得志的音乐人,在海滩卖拖鞋,有一天来了一位客人,是一个唱片制作人。两人随便聊天的时候,卖拖鞋的说,我有一首歌,你要不要听听看?唱片制作人心想,一个卖拖鞋的能写什么歌呢?但还是带走了小样。后来,唱片制作人回唱片公司开会,开了半天,歌手非常不喜欢他们挑的歌,就问还有没有别的歌啊,唱片制作人就放了那首小样,歌手当场听了超级感动,当即决定就要这首,专辑发行之后卖了几百万张,卖拖鞋的音乐人仅是得到的版税就高达600万美金。这首歌叫《run to you》,歌手的名字,叫惠特妮・休斯顿。
大名鼎鼎的巴赫,为世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音乐作品,但在他死后的多年,只有很少人知道莱比锡曾经有过一个老管风琴师。他的传世名作《勃兰登堡协奏曲》手稿,在老旧的收藏室内高阁了13年之久,险些被以48个芬尼的废纸价格卖掉。幸运的是,最后被一名作曲教师拿到了手上,得以保存流传,发扬光大。这惊世骇俗的作品,甚至改变了音乐的历史。
除了黄国伦老师分享的两则故事之外,“金曲捞”的奇缘,还在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寻找小糖人》中出现过。
美国歌手罗德里格斯,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发行过两张专辑《Cold Fact》与《Coming From Reality》,可惜无人问津,甚至被唱片公司抛弃。没想到的是,他的音乐在遥远的南非大受欢迎,知名度堪比滚石乐队和猫王,因为信息太少,他一度被传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已经自杀。当踏上寻找罗德里格斯的旅途,这天差地别的命运才被世人得知。
是金子总会发光吗?可是如果没有南非歌迷的执著寻找,没有影片拍摄团队的慧眼识珠,这块真金怕是永远要在另一个国度暗淡无光。
陌生会有风险,但也会“重塑审美”
其实,音乐人也经常会用翻唱的方式来唤醒金曲。当下颇受欢迎的好妹妹乐队,曾用纯粹的翻唱完成了第四张专辑《说时依旧》,主打歌《我可是你手中那一朵鲜花》翻唱自曾庆瑜1993年专辑《一往情深》,《九月的高跟鞋》翻唱自1988年齐豫演唱的一首老歌,还有《松林的低语》,是原唱凤飞飞在1976年的作品。
好冷门是不是?可这些泛黄的旋律如今在低吟浅唱之间,依然有摄人心魄的美丽。记得张小厚在形容这张专辑时曾说,旧时代虽然有很多成名的歌手,有很多传唱很广的金曲,但也有一些不为大众所熟知的好歌。好妹妹的翻唱,不是去重新演绎早已被大家烂熟于心的经典,而是试着去寻找“遗珠”,用心擦拭,让它们崭新而明亮。
华语音乐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全盛时期,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换旧人。2000年之后,节奏性逐渐开始替代了过往的旋律性,神曲多了,热闹多了,哗众取宠的也多了。但在音乐人的眼中,能够源远流长并流芳百世的,依旧是旋律――那才是音乐的王道。
什么是好的旋律呢?它们本来就动人心脾,即便拿掉包装清唱一曲,也能涓涓入耳。回首华语音乐庞大的曲库,这样的遗珠之憾并不少见,80万首歌曲收听率不足1%,就足以让人心痛了。
回想当年探索歌曲的过程,黄国伦说自己特别感同身受,“很多东西被埋没,大家是会有共鸣的。所以《金曲捞》不仅是一档综艺,还多了一个时代的刻痕,它是很深刻的。我对它有一个很深的期许,不要只捞一般的好歌,更要捞出惊天动地的好歌。”
所以,他认为《金曲捞》非常有时代性的意义,“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首真的好歌遗漏,很多歌曲虽然被埋没了,但是依然具有时代的价值,仍然有流传的感动,这对所有的音乐人都是一个福音。制作单位可能要更用心打捞那些应该被传颂的金曲,它们应该有不凡的旋律、不凡的歌词、不凡的意义。”
当然,这样的节目也存在“风险”,观众会听到很多陌生的歌,但这也是一种对审美跟品味的培养。当然希望“捞”出来的时候观众可以发出感叹:“哇,这一首怎么没红呢?太可惜了”,而不是说:“哦,怪不得当年没红”。
无形中,它对节目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一些过人的审美,过人的改编,以及一点胆识。选大家过去没选的歌,有时候需要运气,有时候需要勇气。那么观众呢?不妨就一起来静心听听好歌,不管它熟不熟。至于有没有惊天动地的“遗珠”,还是让我们留在歌声里评说吧!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