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电视剧

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 厦门作家的“触电”体验

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 厦门作家的“触电”体验

台海网10月23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近年来,厦门不少知名作家的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为观众所熟悉,本土文学创作从“无声时代”逐渐走向“多声部时代”。《烈日灼心》《我和我的土匪奶奶》《杀手锏》……这些影视剧的热映和播出,让更多人感受到厦门文学作品的魅力。

本组文/本报记者杜晓蕾陈冬

【人物】

知名作家吴尔芬:

出让影视改编权作家应有判断力

吴尔芬,连城客家人,现居厦门。他当过记者,个性鲜明,思想超前,观点颇为犀利。他说,一直以来,对于文学作品的市场化,自己从不排斥,“就全职作家而言,有了收入,才能更好地进行创作。”

最近,改编自他的长篇小说《雕版》的30集电视剧《客家风云》,已完成后期制作。可以说,是《雕版》电视剧改编权的转让费,让他的生活有了改变。

小说《雕版》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作者吴尔芬没有电脑,每天从海沧坐公交车到厦大同学家,借用电脑写作。该书曾在《厦门晚报》连载100天,而后出版,并被作家出版社列为“2002年度全国图书交易重点书目”,当年获得“福建省政府百花文艺奖”等多个奖项,引来影视界的关注。

然而,《雕版》的改编权“归属”却一波三折。“第一次卖出改编权,没能拍摄成影视剧。当时广电总局通知黄金时段不能播涉案剧,那家影视公司拍的几部剧都没能播出,成本收不回来。”吴尔芬说,5年改编期满后,自己很快又把改编权卖给了另一家影视公司,签下了7年改编期限。签约后不到一个月,又有一家影视公司找上门,愿意以双倍价格买走改编权。虽然作品受到热捧,但他清醒地认识到:“小说影视改编权的出让,作家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现在的吴尔芬仍在坚持文学创作,在犯罪心理小说和福建文化小说中“穿行”。他说,《九号房》《姐妹》《人皮鼓》等犯罪心理小说比较纯粹,不太可能改编成电视剧;关于福建文化的小说,除了《雕版》,还有《瓷魂》《过台湾》等,自己从构思开始就是冲着改编成电视剧而写的。但是,他认为:“写剧本更多的是养家糊口的手段,文学创作才是真正的心灵焕发。”

这几年,吴尔芬尝试“下海”,与朋友成立了一家传媒公司,致力于挖掘本土作家和创作题材,传播厦门本土文化。

军旅作家王国威:

打磨高质量剧本才能拍出好作品

王国威,军旅作家。虽然年轻,但他的人生经历就像一部情节曲折的电视剧。当兵时,他在地处偏远的军营开始尝试写作;退伍后,他干过建筑,搞过装修,练过地摊,又考大学,结果一路读到了博士。

目前,他是厦大中文系的在读博士生,知名作家,也是一位全新转型的影视编剧。

王国威说,当年的从军经历,给他留下终生难忘的烙印,他笔下的军人形象,很多细节都来自身边的战友。2009年至今,他已出版多部军事小说,曾在多家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杀手锏》,就是根据他的畅销小说《血色狼烟》改编。长篇小说《第九连》出版后,得到影视投资公司的青睐,由他亲自操刀的剧本已基本完稿,即将进入拍摄阶段。

《第九连》讲述了抗战年代,年轻的国军连长越威踏上为师长洗刷冤屈的道路,当真相缓缓浮出水面时,他原有的信仰却产生了危机。在与共产党人的接触中,他感受到了光明,迎来新生……这部“另类版《集结号》”富有深度和广度,写悬疑时步步惊心,写战争场面更让人如临其境,编剧本也是精心打磨,有别于市面上一度泛滥的抗日神剧。

从作家转型为编剧,王国威坦言有时难免会感觉有些“撕裂”,特别是改编自己的作品时,必须跳开原本的身份,从观众的角度来思考如何用影视作品的表达方式,把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展现出来。他表示,我国每年拍摄大量电视剧,但很多质量堪忧,甚至根本没有机会播出,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深究起来,除了制作粗糙、题材撞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好剧本,没有良好的基础,产生不了打动人心的优秀影视作品。

对于这几年流行的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热,他认为应客观评价,在海量的网络小说中的确存在格调不高、文笔粗糙的现象,这个背景下,一些网络小说要想获得改编成影视剧的机会,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但精彩依然令人期待,如《琅琊榜》等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无论情节架构还是传递的精神内核,都值得赞许。

女作家陈溯:

《慢慢》影视改编须坚守琴岛本土味

陈溯,土生土长的七零后厦门人。小时候,她就被鼓浪屿的深邃与美丽所倾倒,长大后的一天傍晚,走过内厝澳一条幽静的小巷时,她的脑海中突然浮现一段爱情传奇的轮廓。

在两年的创作过程中,这个故事的脉络慢慢变得清晰,细节也变得枝繁叶茂,最后成了长篇小说《慢慢》。

《慢慢》以1949年鼓浪屿解放为大历史背景,全景式地表现海峡两岸社会生活,讲述了一场深刻的世纪之恋。小说中,鼓浪屿漆线雕传人与心爱的女孩被海峡隔断,用了六十年的光阴寻找对方。这部小说最近出版,受到读者欢迎,也引来了影视投资方面的关注。曾参与拍摄电影《左耳》、《谁的青春不迷茫》的厦门本土文学原创基地、影视剧本策划团队“青春造梦师”,就为《慢慢》在网上展开众筹,募集影视改编的资金。

对于影视改编,陈溯的态度很淡然,但也有自己的坚持。她认为,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不能急功近利,要沉下心来认真打磨剧本。她反对那些为了争抢所谓卖点,而将原著改编得面目全非的做法,认为《慢慢》的影视改编决不能丢失故事发生地——鼓浪屿的原汁原味,应该还原男主人公作为闽南漆线雕传人所处的生活背景,留住历史的厚重感。当然,她认为这部作品的影视化也不应一味追求沉重,毕竟表现的是一段美好的恋曲。

【记者手记】

作家“触电”一把双刃剑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厦门作家作品(不包括网络小说)被影视公司购买版权、改编成影视作品的有数十部。“这个数量,在全省位居前列,但放眼全国,和一线作家相比,厦门作家的市场认可和畅销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市作协副主席吴尔芬坦率地说。

文学创作是“板凳一坐十年冷”,卖掉小说的影视改编权,或直接改编影视剧则有可能“一夜成名天下知”,其传播力和收益率非传统文学创作所能比拟。然而,从小说到影视作品,到最后放映或播出,并非易事。

吴尔芬说,有的影视公司要投拍一部剧,就会把同类题材的小说改编权都买下来,避免题材撞车,所以每年有几百部小说卖掉影视改编权,但并非每部作品都能获得改编、拍摄。就算拍出来,也未必都能播出,以去年为例,全国拍摄了3万集电视剧,播出的只有7000集,其他的因为找不到播出平台而血本无归。

文学“联姻”影视已很普遍,但客观地看,作家“触电”现象是一把双刃剑。吴尔芬说,上世纪90年代张艺谋所说的“文学驮着电影走”,现在并不适用,这是因为目前编剧队伍和出版市场均已相对成熟、饱和,而用影视剧取代文学创作,则会对文学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链接】

这些本土作家作品 有望拍成影视剧

高渔新作《墨杀》

厦门晚报记者、本土作家刘凉军(笔名高渔)的作品因情节紧张曲折,颇受影视改编界的欢迎。他的长篇小说《锁侠》是国内外第一部对锁有大量精微研究和描写的小说,数年前被拍成电视剧,目前电影版权已出售,正在筹备拍摄。新作《墨杀》刚出版,就收到多家影视投资公司的意向。

《墨杀》的创作灵感,受到电影《七宗罪》《龙纹身的女孩》和美剧《真探》《杀手信徒》的启发。在作者看来,这几部影视作品有着相同的故事内核,即以救世主自居的变态天才,以制造杀人案的方式宣扬他的救世方案。小说以一系列杀人案为线索,在对案件抽丝剥茧的调查与侦破过程中,引出“兼爱”“非攻”“尚贤”等思想,诠释了墨家学说的核心理念及其当世价值。

颜建国、庄维明

《老家厦门》

最近,由文化学者颜建国、厦门本土作家庄维明创作的长篇小说《老家厦门》改编而成的同名电视剧,在北京启动拍摄计划,由著名演员唐国强担任导演和主演。

作为列入海峡原创长篇精品第一辑的小说,《老家厦门》全书24万字,以厦门几家名门望族之间的爱恨情仇、商场争斗、悲欢离合,反映清末民初至改革开放、21世纪初这段时间,厦门的沧桑变化,诠释两岸不解情缘。改编成电视剧三部曲后,情节和人物将进行扩充和丰富,第一部的剧本计划于年底出炉。

夏炜《那些花儿》

继小说《铁观音》被改编成电视剧后,厦门著名作家夏炜的小说《那些花儿》也有望被改编成影视剧,目前正在进一步洽谈中。

《那些花儿》以厦门为城市背景,描述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处于不同环境的白领、富二代、自由画家、流浪诗人以及外来打工者等青年的生活历程,与他们努力、彷徨、重生的心路历程,具有浓郁闽南风情。

由须一瓜小说改编

《月色迷途》年底上映

去年,本土女作家、厦门晚报记者徐苹(笔名须一瓜)的长篇小说《太阳黑子》被改编成电影《烈日灼心》,上映后引起强烈反响,并斩获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最佳男演员奖等多种荣誉,她的作品越来越多地被电影人注意到。

今年,她的小说《淡绿色的月亮》再度被改编成电影《月色迷途》,由王千源和余男担纲男女主演,在东京电影节上颇受关注,预计年底将在国内院线上映。《淡绿色的月亮》讲述了一对恩爱夫妇夜遇歹徒而改变了人生轨迹的故事。

为什么跨年晚会与影视剧纷纷到深圳拍摄?

上一篇

为什么跨年晚会与影视剧纷纷到深圳拍摄? 为什么跨年晚会与影视剧纷纷到深圳拍摄?
一部戏用了8个替身,全程坐着拍戏,却被吴京称为是最敬业的演员

下一篇

一部戏用了8个替身,全程坐着拍戏,却被吴京称为是最敬业的演员 一部戏用了8个替身,全程坐着拍戏,却被吴京称为是最敬业的演员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
热门专题

蜀ICP备2020026468号-4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