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浦东警方成功抓获两名入室盗窃犯罪嫌疑人,破获同类案件10余起,总案值达30余万元。令人惊讶的是,这两名犯罪嫌疑人可谓“做足功课”:不仅事先踩点、配合默契,甚至采购了对讲机来联络。
国内外涉及犯罪的影视剧历来有极高的收视率。但一些市民也担心,这些影视剧里对于侦破手段细致地描写,会不会曝光公安部门侦查手段,导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局面?
“老官司”作案躲摄像探头
在这一系列入室盗窃案件中,警方在侦破时发现诸多“与众不同”之处:在监控视频中,两名嫌疑对象极少“同框”出现,偶有露面居然都会“恰好”被遮挡。尽管如此,警方还是锁定关键证据,并将两人抓获归案。
到案后,犯罪嫌疑人黄某和李某二人交代,与一般入室盗窃犯罪嫌疑人喜欢选择到远处作案不同,他们喜欢在居住地周边选择作案目标,这样方便“踩点”,对附近社区监控分布情况相对熟悉,因此预料到会暴露在监控探头前时,他们均会以低头或者手部掩面的方式来隐藏自己的体貌特征。每次作案,他们都会换穿不同样式的衣着,改头换面,降低被小区居民识别的可能。而且两人除作案时碰头外,平时乎从不一起活动。
二人甚至还专门购置了专用对讲机,在李某开锁入室之际,黄某则负责在楼下望风,一旦发现“苗头不对”,立即通过对讲机通知李某“撤退”。
两人为何会如此“有经验”?据了解,犯罪嫌疑人黄某16岁起就因盗窃犯罪多次进出班房。在最近一次服刑时,他认识了经历相似的李某。两人一拍即合,结为“搭档”。出狱后,2人即开始物色作案区域准备实施入室盗窃作案。黄某颇有反侦查意识,为保险起见总是选择了自己居住且熟识的浦东洋泾、金杨地区为作案地,这样不仅方便事前踩点,还能周密规划进出路线,最大限度避免被小区和路面监控捕捉。李某对于黄某的方式十分认同,二人于今年11月起重操旧业。
衣柜、床头柜等系“高危”部位
警方在对黄某暂住地的搜查中,成功起获金饰品、名牌包、纪念币、邮票、首日封等大量财物。后经比对,查证上述物品均系12月间浦东多起入室盗窃案的被盗赃物。
原来,黄某早已染上毒瘾,为确保毒瘾发作时有充足的资金购买毒品,黄某选择将赃物囤积在居住地,时不时拿出几件销赃“变现”。
岁末年初往往是侵财类案件多发时段。据警方介绍,入室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最怕与屋主正面遭遇,因此在室内逗留时间很短,通常只会在衣柜、床头柜这些部位重点搜索。而一些保险箱也并不“保险”,特别是一些小型保险箱,放在显眼位置被发现后极有可能被搬走。
在这起案件中,一户被盗居民有集邮爱好,所有邮品集中放置于一个李箱中,嫌疑人直接连包拎走,所幸在破案后被及时追回。
影视剧会“教”坏人吗?
这起案件中,黄某、李某二人种种反常举动足见他们对警方破案方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近年来,国内外影视剧中对于犯罪、破案手法的表现,会不会泄露公安部门的破案方式,让犯罪嫌疑人越来越懂得规避可能留下线索的行为和区域?
“一定程度上这是不可避免的。”一些一线民警告诉记者,以此案为例,犯罪嫌疑人就已经有意识地熟悉探头分布,有意识规避探头,这些的确会为破案带来一定的影响。而涉及犯罪、破案的影视剧有不少也是“源自生活”,的确展示了一些破案手段。
“但是破案需要各类手段综合运用,并不是哪一个方面就能起到决定作用。犯罪嫌疑人可能这里注意到了,但在别的地方就没有注意到,总会留下一些线索。”此外,破案的技术手段也随着实践不断提升,以上海为例,今年入室盗窃等案件的破案率同比又有一定程度增长。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