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中国片就是功夫片”在外国人脑海中成为思维定式,“李小龙”、“成龙”就是中国影视的关键词。如今,“出海”的中国影视剧无论在种类、还是题材上可谓“男女老幼通吃”;电影院、电视台、网络、电影节……中国影视剧“产业化出海”n次元递进;太平洋两岸、大西洋沿岸、非洲大陆、东南亚腹地……影视“华流”海外圈粉进入7.0时代,中国文化影响力日渐彰显。
“古装功夫”和“现代潮范儿”
《欢乐颂》第二季正在紧张拍摄中,5个美丽女主演在网上晒同框照片后,远在河内的越南姑娘阿银兴奋地对记者说:“《欢乐颂2》终于又开拍了,希望能快点看到,这部电视剧太好看了!”
对阿银来说,中国电视剧《欢乐颂》之所以吸引人,不仅在于剧情的精彩和演员的出色表演,更在于它展现了中国的时尚一面。
“你们上班时真的那样穿衣服吗?能不能告诉我那些衣服都在哪里买的?”一提到《欢乐颂》,阿银就跟记者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尽管早已追完了这部剧,但闲暇时她还会再找出喜欢的剧集来看。“一来台词很有趣,让人放松,二来我还可以学习一些汉语。”她说。
细数那些走出国门的影视剧,电影中既有动作片《湄公河行动》,也有文艺片《山河故人》;有奇幻剧《捉妖记》,也有社会现实片《亲爱的》;有犯罪剧情片《闯入者》,也有悬疑片《白日焰火》……
电视剧中,既有古装剧《琅琊榜》,也有宫斗剧《甄嬛传》;有都市情感剧《小别离》,也有家庭伦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有反映中国医生的《青年医生》,也有讲述中国教育的《虎妈猫爸》……
这些“出海”剧有古装,也有“潮范儿”。34岁的越南商人黎德英告诉记者,他最开始看《欢乐颂》是因为女演员们都非常漂亮,“看得越多,我越喜欢这部剧,我还劝老婆一起看,后来我们就共同讨论剧情和人物。”
“华流”涌入欧洲市场的速度超出预期。今年在米兰举行的首届意大利中国电影节上,当被问及喜欢中国哪位影视演员时,一名30岁上下的意大利女子熟稔地说出中国当红男星“霍建华”的名字,令不少在场观众惊叹。有网友评论,一个现代的、多元的中国从影视剧中徐徐走向世界,影视“华流”正成为建构国家形象的重要渠道。
“中国核”加“洋包装”
非洲女观众米尔德丽德与中国电视剧《青年医生》有着不解之缘。去年,在肯尼亚举行的北京影视剧非洲展播季启动活动中,她和儿子被选为代表接待了《青年医生》的剧组导演和主要演员。
“当时他们问我对这部电视剧有什么建议,我说应该有英语或斯瓦希里语配音”,米尔德丽德说,“没想到,一个星期后电视剧便有了英语配音。太棒了,他们效率真高!”
非洲观众从中国影视剧中看到了中国人谦虚礼让的优良传统,对待事业的勤勉上进,对待生活的热情勇敢。这些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正是这种正能量的传递使中国影视剧深深打动了非洲观众。
“中国电视剧体现了中国人对亲情的重视,他们对孩子关怀备至,在家庭中彼此扶持,所以我愿意和家人一同分享中国电视剧。”米尔德丽德说。
谈到新时代背景下以影视剧为载体的对外文化传播所面临的挑战,张军旗认为,寻求传播模式上的创新与突破是关键一环,传播模式的本地化应该是未来影视剧对外输出的发展方向。而“本地化可以通过合作制片、合作拍摄的方式实现。”(新华社)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