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电视剧《大唐荣耀》正在热播,引发了观众对于唐代服饰、饮食等文化的热议。当时的百姓日常生活究竟是怎样的?近日出版的《走进日常——唐代社会生活考论》解开了谜底。
该书由中西书局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黄正建通过大量的史料考证,为人们还原了唐代的衣食住行,也呈现了当时的时代特点。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过渡时期,男子服饰从褒衣大袖到袍衫靴带、坐具从低坐具到高坐具、出行工具从“骑乘”到“肩舆”,都完善成熟于这一时期。而唐代社会的兴盛繁荣,带来了对外来文化的大胆吸收和融合,体现在衣食住行就是胡服、胡食的流行等。
衣:早期妇女出行是要遮蔽的
唐代以开化著称,但相关史料显示:唐早期,妇女出行是要遮蔽的。唐初,妇女出行要戴“羃”,全身遮蔽;到武则天时期,改戴帷帽,遮挡脸部;直到唐玄宗时,才只戴胡帽,脸部不遮挡了。那么,什么是“羃”呢?该书透露,羃,是一种“发自戎夷”的装束,可将全身遮挡。有一个例子,唐朝初立,失败了的李密投降唐朝。唐高祖想逼他叛乱然后借机除掉他。李密果然携王伯当反叛。他当时带领上千士兵,都化妆成妇女,戴羃,羃内藏刀,到县城后,变装持刀杀出,占领了县城。设想一下,上千妇女戴着羃在道路上行走,别人不仅不以为怪,而且不知是兵士,可见这种服饰的流行,以及遮蔽之严。而帷帽又是什么呢?史籍上说帷帽是“拖裙到颈”,就是只遮挡到脖子。敦煌莫高窟217窟壁画“幻城喻品”中画有一位骑驴(或骡)的女子,有研究者认为她头上戴的就是“拖裙到颈”的帷帽。不过也有不同说法,即还有学者认为吐鲁番出土的唐代女骑俑戴的才是帷帽。
唐代女性出行时戴着“羃”
在装饰上,唐代流行假髻。这是一种人工制造加配于头上的发髻,供装饰或代真发。用假髻最有名的是杨贵妃。根据《明皇杂录》,杨贵妃常以假髻为首饰,而好服黄裙。天宝末年流传的童谣:“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描绘的便是杨贵妃死后的情景。而根据《旧唐书·薛季昶传》记载推测,戴假发的也包括男子。
食:茶与酒平起平坐
唐五代是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地区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时期。体现在饮食文化上,便是胡食的流行。所谓胡食,大致指当时西域(今新疆和中亚一带)的食品。这种食品受到唐代内地特别是北方地区士庶的喜爱,就像今天的人们喜欢吃披萨、汉堡一样。
唐人慧琳在《一切经音义》中指出:“胡食者,即饆饠、烧饼、胡饼、搭纳等”,明确指出了唐代胡食的种类。黄正建在书中指出,一般认为,胡饼就是芝麻烧饼,但从敦煌文书中看到,唐代的胡饼有“胡饼”和“油胡饼”之分,而且个头很大,每半升面做一枚,显然和芝麻烧饼不同。文书中提到的“饆饠”也是唐代流行的一种“胡食”,是一种带馅的面点。当时长安城内有许多饆饠店、饆饠肆专卖饆饠。这种外来的食品饆饠,因馅中置有蒜等辛辣调味品,可能为一些人所不喜,到唐后期,出现了适应唐人口味的樱桃饆饠,这一胡食就慢慢中国化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时进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贫穷士人只能在酒楼吃饆饠,甚至出现了“楼罗”一词。这词后来演变为“喽啰”,使用至今。
描绘唐代宫人饮茶的绘画作品
该书指出,唐代以前,饮茶在我国北方地区尚未普及。由于僧人坐禅的需要,到唐玄宗以后,饮茶开始比较迅速地普及开来。到唐德宗时,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茶的著作,即陆羽的《茶经》。敦煌地区出现的《茶酒论》,以“茶酒争功”的形式表明,茶在这时已经与酒平起平坐了。茶的兴起,丰富了我国古代的饮料,打破了酒的一统天下,对国人的身心健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住:堂的面积最大,也很重视厨房
唐代留存到现在的建筑实物甚少,有明确年代的只有山西五台山的南禅寺大殿等极少的几座寺庙建筑。从晚唐85窟、五代98窟壁画中所画院落看,当时的住宅以四合院为主,院外还建有马厩等。
那么,唐代普通百姓的住宅面积有多大?敦煌文书《马法律卖宅院契》,提到了一处宅院的面积。根据文书,可知马法律拥有一处院落,院内有堂、东房、小东房、西房、厨舍、门曲、庑舍,成一四合院状。通过换算,这处院落总面积为165.17平方米,其中“堂”的面积有24.3平方米,东房18.35平方米、西房13.97平方米、厨舍16.86平方米。结合其他文书,可知当时一组住宅中,堂的面积最大,也最重要,当时人比较重视厨房,但并不注重厕所。
1959年在陕西西安郊区中堡村出土的一组三彩建筑模型(藏陕西博物馆)
唐代是我国古代家具从低矮向高足发展的过渡期。就坐具而言,“胡床”和“绳床”颇为流行。其中的“胡床”类似今天的“马扎”,是可折叠的坐具;而“绳床”则类似于今天的靠背椅。
行:唐代尚无“轿子”之称
唐代几乎所有交通工具在敦煌壁画中都有反映。比如车有牛车、马车、驼车,骑乘有骑马、骑驴、骑骡、骑象,船则有海船。唐代尚无“轿子”称呼,但由人力肩扛的出行工具已经有了,当时称为“担子”“兜子”“担舆”等,最一般的称呼则是“肩舆”,比如在敦煌的晚唐156窟壁画《宋国夫人出行图》中有两乘八人抬的肩舆。唐代笔记《因话录》记载郑怀古携老母归洛阳,“与其弟自舁肩舆,晨暮奔迫,两肩皆疮”就是一例。不过这乘肩舆是两个人扛的,而敦煌壁画中的肩舆则由八个人扛,规格要高得多。
《宋国夫人出行图》局部
唐代前期,一般不许官员乘肩舆,出使只能乘驿马。到晚唐,才允许有病的官员乘坐,但要自己出钱雇担夫。与《宋国夫人出行图》同时画在156窟的《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出行中的张议潮就骑着白马,行列中也没有预备肩舆,可见不许官员乘肩舆在实际中执行的比较严格。黄正建认为这种规定官员不许乘肩舆的初衷,可能是怕他们丧失骑马驰骋的体魄和豪气。到宋朝,才正式规定百官上朝要乘轿子,这一制度就一直延续到了明清。
如今,租车的服务很是普遍,而在唐代,一些州县也设有“马坊”,坊中备有“传马”“传驴”,为过往的官方客人提供骑乘和运力。根据敦煌文书中的《传马坊文书》记载,传马坊中的传马,由个人饲养,传马使用和归来都要报告,若马匹死亡,要由专门官员查验并出具证明。1998年在浙江宁波天一阁发现的佚失千年的《天圣令》中,保存有《厩牧令》,后附有涉及传马、传驴的唐代令文达10条,它们也是研究唐代驿传制度的极珍贵的资料。
*本文系文汇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