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上世纪90年代,那时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加速,电视节目的功能日渐多元,观众的精神需求也日益增强。于是1997年创办的《快乐大本营》,在当时就是顺势而为。
如今,二十年过去了,虽然面对着户外综艺等其他综艺类型的强势冲击,可总有人愿意回头看,去回味那记忆中熟悉的味道。是的,陪伴了大家二十年的“快本”岂能这么容易就被人遗忘?
而仔细想想,真正让观众或者用户养成这种“周六晚必看快本”习惯的,可能并不是节目中来了多少嘉宾,而是它的独特之处——始终用社群运营的思维来运营核心用户,虽然时代一直在变,但它的宗旨始终不改。
二十年的坚守
互联网运营思维让“观众”变“用户”
如果将《快乐大本营》看做是一个产品,那么它必然已经处于成熟期且拥有大量的用户。对于这样的产品而言,有效的运营核心用户,就可以保证产品之中核心用户的基数,同时通过这些核心用户来驱动更多的普通用户,让产品走向良性循环。
而“社群运营”则是一种有效的运营方式。虽然这一名词是伴随着近年来的“互联网 ”等概念被提出的,但是回看《快乐大本营》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原来它早就在践行这样的“社群运营”理念。
简单来说,“社群”是让用户持续高频黏住产品的一种手段,所以“社群”的建立方向一定是符合用户需求的。对《快乐大本营》来说,从1997年开播之初定位于普遍大众到2005年确定了精准定位——面向青少年,其定位是在观众群体的影响之下发生着变化,并逐渐清晰起来:“青少年”就是它的核心用户群。
如今《快乐大本营》的观众群体中有更多的90后,甚至00后,可以说“快本”一直很年轻,而这正是它在明确的节目定位之下,深入了解“年轻人”之后呈现出来的样态。
另一方面,如果在传统的节目生产关系中,观众最早被认为是被动的角色,节目播什么观众就只能接收什么,那么在今天互联网时代里,观众成为了用户,他们还充当着“体验者”和“传播者”的角色。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要与节目品牌无障碍地沟通,甚至积极参与到节目的经营决策中来。
根据这一用户行为习惯的转变,《快乐大本营》也率先通过与用户连接,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社群。比如它通过自己的官方微博发布一些与节目有关的花絮图片等来制造话题。
节目的忠实粉丝或者是主持人、嘉宾的粉丝会主动地参与到话题的建构和传播的过程中去,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偏好发表对节目中嘉宾、主持人及他们之间互动内容的看法,这同时也是他们制造属于自己的话题的过程。
可以说《快乐大本营》正是在用户参与话题建构的过程中,将用户自开播前、开播中、开播后都牢牢地锁定,从而实现了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连接。
二十年的突破
“用户社群运营”的创新一直在持续
都说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而“社群”的流行是因为 “圈子”,毕竟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着一些标签,这是形成“社群”的基础。
在“社群”之上,在《快乐大本营》找准了核心用户群是“青少年”之后的操作,其实就是用各种连接,实现跨圈子的信息传递,以产生无中心化的传播特点和裂变效率。而这依靠的就是节目组根据用户粘性、用户需求以及用户的迭代不断实现的换档升级,也就是根据用户进行内容创新。
上世纪九十年代,《快乐大本营》的开办满足了用户的“求鲜”需求。尤其是节目中出现了多个首创的游戏形式,比如“火线冲击”为代表的动作类游戏, “心有灵犀”为代表的综合判断类游戏等,都满足着观众参与游戏获得愉悦的心理需求。
进入新世纪,2000年至2003年的《快乐大本营》经历了第一次大的改版,将“明星 综艺 游戏”的模式转变成“全民户外主题活动”。这意味着节目中明星退居二线,普通人成了主角。
随后,中国的综艺节目日渐多元化,更多的观众不仅希望参与节目,更渴望主导节目的过程,甚至是结果。从“超级女声”打造了万人空巷的“神话”开始,《快乐大本营》也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的改版:将全民户外主题活动改版成为平民选秀节目,比如“你最红系列——夺宝你最红、运动你最红、冒险你最红”等等。用全民参与的方式,开创了全民海选的新路子。
此后,“粉丝经济”逐渐兴起,这时候的《快乐大本营》则开始将自己的节目定位于主题综艺,比如男神季、女神季、厨艺季或是当红的影视节目相关的主题等等。
而为了庆祝“快本”20岁的生日,此次节目组更是策划了“表白季”的内容:让多组活久见的明星同框,表白嘉宾;感谢一路的陪伴,表白观众;还有与国内现象级节目团队交流对话,表白同行。而当嘉宾、观众、同行都能在这个舞台汇聚的时候,也许这就是“快本”的奇妙之处。
并且,节目组会根据每期的嘉宾的经历、背景、特点来设定相应的游戏、访谈、表演、互动环节,而这都是为了更好的满足观众对粉丝文化的需求所做的努力。
另外,针对观众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快乐大本营》也推出了不同风格的节目板块,尝试着多样的综艺模式。比如为了“致敬”20周年推出的“不好意思让一让”,当明星嘉宾直接与“快乐家族”合作,在“让让团”与“不让团”的较量中,在观众的“考核”中,也丰富着节目的表现形态。
还有此前的 “ā、á、ǎ、à科学实验站” 首创的明星科学实验娱乐节目形式,让人看到“科学”原来也能这么玩;“我想静静”主打的公益性质,也体现出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幽默感。还有针对炎炎夏日的“池到了”,这些都是《快乐大本营》根据用户所做的创新。
因此,走过风风雨雨的二十年,《快乐大本营》一直在不断的变化,虽然日渐多元的社会环境让用户的需求越来越难以捉摸,但是《快乐大本营》的创新并没有停止。“以用户为中心,其他的一切纷至沓来。”也许,这是“快本”永葆活力的秘诀。
二十年的积累
粘性互动助力“快本”20年全国领先
说到《快乐大本营》你脑海中会出现什么关键词?它是“中国综艺节目的常青树”,它是“中国娱乐的重要表征”,它更是一个成熟的品牌。
法国心理学家庞勒曾在《乌合之众》中这样说道:“群体永远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会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表现出对理性的影响无动于衷的生物所持有的激情。他们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极端轻信外再无别的可能。”
这也就意味着独立的个体一旦进入到群体之中,个体的个性就会轻易被淹没,取而代之的是群体的思想。
显然,《快乐大本营》用“用户社群运营思维”进行的节目运营,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节目制作、节目游戏环节的创新,更深层次的是它基于某种思想、某种价值观之上,从而让它这个社群有了意义。
至于这个价值观是什么?也许就是“快乐”。《快乐大本营》一直强调的是在忙碌的一周工作之后,一家老小可以坐在一起看节目,温馨、快乐、轻松就好。也就是说,《快乐大本营》用各种游戏、新鲜的板块、有号召力的嘉宾把它的社群的人聚集在一起,在“快乐”这一个价值观的基础上,调动社群成员的参与感,从而增强了社群与节目之间的粘度。
因此,相较于一些“高概念”的季播节目,《快乐大本营》之所以能够让观众记住它、谈论它二十年,很大程度上与其懂得深挖核心用户群的需求有关,在懂得了用户是谁,用户有什么需求之后,加上它那敏锐的市场感知神经和快速的创新能力,在“快乐”的价值观引领之下,也许就是它可以保持二十年全国领先的原因。
“电视栏目是一种产品,决定权都是在观众手中。”尤其是在“互联网 ”时代,《快乐大本营》仍用不断创新的内容作为流量入口,将“观众”变成了“用户”,也许这正是《快乐大本营》为综艺的粘性互动作出的良好示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