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话题是永远说不尽的,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十部电影,有些我个人很喜欢,有些是因为票房很高,这起码代表了一部分群体的心声,也欢迎你们说说哪些电影给自己带去了深深的触动。
1.阳光灿烂的日子 (1994)
这部电影是由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改编而来,但正如影片名称一样,小编始终可以感受到影片里充满着和煦的阳光,不知道是因为舒缓优美的背景音乐,还是始终朦胧柔和的画面。故事讲述了男人们对那个特殊时期,也是少年时代的回忆。因为着重反映的是一些个体的生活状态,某些场景描述得特别浪漫。
2.中国合伙人 (2013)
这部电影讲述了三个朋友决定在中国建一所英语学校。这个名为“新梦想”的学校旨在帮助中国青少年实现他们的梦想,电影结尾向中国那些已经成功的梦想人士致以敬意,不过电影反应的有些主题价值观可能并不能解决当下年轻人的困扰,另外存在的一个可悲但非常现实的问题: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不一定是好的商业伙伴,尤其是如果他们的职业和个人抱负互相矛盾的话。
3.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2013)
故事你们都知道了,反映了部分主体要面临的抉择问题,在爱情和事业之间,但是小编始终觉得电影不能反映“我”的青春,“我”观影时只是旁观别人的青春,并没有对“我”产生任何的共鸣,也无法感同身受沉入其中。
4.小时代 (2013)
四个从小感情深厚、有着不同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女生,经历了友情、爱情、亲情的巨大转变。在一个宿舍朝夕相处的四个女生,开始找工作实习的忙碌生活,面对巨大压力,在看似平静的校园相继发生着让她们措手不及的事情。
5.我11 (2012)
王小帅电影《我十一》,又名《十一朵鲜花》,电影延续了王小帅作品一贯的风格,再次涉猎残酷青春题材。讲述了1974-1976年之间发生的一段青春往事:一名11岁的小男孩用自己的眼睛亲历了一桩杀人事件,最后使那个因仇恨而杀人的男人被正法。
6.艋舺 (2010)
1980 年代,随着台湾开始解严、经济起飞,本土帮派在利益诱惑下,道上伦理沦丧,当地帮派势力重新洗牌。万华一带血气方刚的青少年小混混,走出校园后,就在大环境影响下加入黑帮,而当自己的老大在与外省挂的械斗中身亡,老大的儿子又不够带种的紧要关头时,重情义的小混混为义气挺身而出,拚了命也要老大报仇。在黑帮的腥风血雨中,被迫在广州街一带‘站壁’的雏妓,则成了小混混心灵的寄托。
7.任逍遥 (2002)
两位无业少年小季和斌斌整日以骑摩托车兜风为乐,或是去烟雾缭绕的娱乐中心打发时间。小季爱上了漂亮的舞蹈模特巧巧。巧巧有个男朋友,是个街头混混,但小季并不介意。
斌斌的母亲认为儿子应该去当兵,而他的女朋友将要去北大读国际商务。斌斌喜欢唱卡拉OK,看动画片,他不相信未来。
他们所在的城市山西大同离北京较远,但高速公路与电视使他们能够紧跟国家在世界政治与经济体系中所扮演的不断变化的角色。他们这一代人,有时是很难拒绝挣快钱的诱惑的。
贾樟柯导演作品,戛纳金棕榈获奖提名影片。
8.蓝色大门 (2002)
“蓝门大门”讲述三个学生如何适应他们的复杂情况,成为真正的朋友的故事。
影片的吸引力在于,它设法解决了一个敏感的问题——性别认同——同时仍然保持着一种天真和积极的基调,这将会使正处于青春期的一些青少年产生共鸣。
9.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1991)
杨德昌导演的电影有将近4个小时的时长,但是观影过程并不觉得乏味,导演用他所经历的少年时期为我们描绘了60年代台北的市井生活,一帮男孩和一个女孩的故事,主体基调有些黑暗。
10.背鸭子的男孩 (2005)
一个男孩去城市里寻找自己的父亲,因为没有旅费,他只背了两只鸭子上路了,一路上他碰见了愿意帮他的疤脸大叔和警察叔叔,也经历了一些事,最终他改变了主意,不再想把爸爸带回家。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