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于穆铭 大数据时代,几个简单的数字就能决定一部剧的命运,于是收视率、点击率造假便成了“潜规则”。之前郭敬明的《幻城》于凌晨首播,到早上10点前两集点击量便破6.5亿,相当于3.25亿人不睡觉看剧,数据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近日,著名主持人曹可凡表示:虚假的数据不能成为衡量文化项目成功的标尺,文艺创作更不能误入假数据营造的“假潮流”之中,应该建立公正客观的文艺评价体系。
影视界最伟大的发明莫过于收视率了,以其为核心的优胜劣汰机制,曾经激发了整个行业的活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另一面也浮出水面——既然是数据,难免有水分。如今随便打开一部剧或者综艺节目,播放量动辄几十亿次,有的甚至一天播放量就高达五六亿次,可仔细观察看,身边却见不到什么人追看,实际上贡献点击率的全是“电脑”。如今很多网店专门提供“刷视频点击量”服务:1元便刷1万点击量。这种刷出来的点击量,到底还有多少可信度?
诚然,比起虚无缥缈的“好看”“感动”,用冷冰冰的数字来评判显然更为靠谱,但事实上,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很难把点击量当做唯一的评价标准。毕竟比起那些数字,用户的反馈和话题讨论度,更有助于制作人了解节目的好坏。至于那些天文数字一样的点击量,无非是用来忽悠观众和炒热市场的。
当节目质量被异化为数字游戏,自然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不过市场收益差的不一定都是“劣币”,收益好的也难言都是“良币”。就拿最近火爆荧屏的文化类节目来说,《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虽然没有爆款的点击量,但档档节目都斩获好口碑。反观《hello,女神》《姐姐好饿》《黑白星球》,虽然靠“刷量”赢得一时喧闹,但当“皇帝的新衣”被撕去,观众自然会选择用脚投票。
点击量只是一个中性词,难言好与坏,真正需要矫正的,是依附于点击量这一单一评价体系的利益链条,当制作方不再为几个数字坐立不安,当广告商不再死盯着点击量投资,一场涉及整个产业链的自省与改革便开始了。一部不怕被时间折旧的作品,靠的是真材实料,而非一地鸡毛。想知道一个剧好不好,与其参照电脑前的几行数据,不如问问身边的亲戚朋友。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