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自2012年5月14日在央视播出以来,
就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红遍大江南北,包括所有线上渠道。
以至于在第二季播出时,
导演只在微博发了一条“今晚没事就来看看吧”,
并没有其他的宣传手段,
效果显而易见,《舌尖2》依旧充斥在你我的眼中,
这与第一季的良好的口碑有很大的关系。
回顾《舌尖1》走红后的情形,
在网上按图索骥购买相关食材的粉丝,
五天内就涌现了近600万人。
《舌尖2》在开播后两个小时里,
就有200万的吃货通过手机登陆天猫搜索相关食材。
截止目前两部纪录片的豆瓣评分都在8.3分以上,
当然跟bbc所拍摄的纪录片动辄9.5分以上的评分是不能比,
但是这已经是国内同类型纪录片的最高评分了,
毕竟《舌尖》系列的拍摄制作费用连bbc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而其所创造的舌尖体也成了年度热词,
【瓜子篇】瓜子,无疑是太阳和向日葵的爱情结晶,唇齿与手指的默契配合,让这温暖热情的果仁瞬间迸出又随即粉碎,只留下质朴的香气和空虚的果壳……
【土豆篇】厚重香浓的酱汁将土豆泥绵密寡淡的滋味驯化,青豆的清甜加上玉米的软糯滋润,这质朴的美味蕴藏着阿巴拉契亚山区人们对南方美食的依恋感触……
【鱼干篇】阳光以最明亮最透彻的方式,与鲜嫩的鱼肉交流,这是达悟人与上天和大海的约定。
【米粉篇】米粉,是武冈地区最常见的传统美食,其中以武冈县南门口米粉最为出色。炒料时放入自制的腐乳,粉要在汤汁中滤两到三遍,使其充分入味。在几片牛肉的映衬下,Q弹爽滑的米粉与细嫩的牛肉交相呼应,矛盾在一碗小小的米粉上和谐的存在,人类有一次获得了大自然的馈赠……
对于什么火什么就会大肆出现的国内综艺或电影来说,
在应势而为上,可谓是首屈一指。
这其中的佼佼者当属英皇娱乐与浙江卫视联合推出并由谢霆锋担当主咖的《十二道锋味》,
电影级别的制作水平、众多大牌一线的加盟以及提升逼格的演绎方式,
一经推出便达到了制作所要的效果,大获成功。
综艺收视爆棚,在市场上变现也就提上了日程,
《爸爸去哪儿》便是如此。
2014年《爸爸去哪儿》大电影上映,
票房6.9亿,口碑,扑街。
2015年《奔跑吧兄弟》大电影含着周五档收视率第一综艺节目的金钥匙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
票房4.3亿,口碑,扑街。
纵然是口碑在综艺档逆天的《极限挑战》在2016年大电影上映时,
票房1.2亿,口碑同样,扑街。
至于由《十二道锋味》演变而来的,
号称有故事情节的《决战食神》也难逃口碑扑街的命运,
而与前几部不同的是,投资2.5亿,耗时2年制作,
可谓是“机关算尽”,到头来票房仅有可怜的1.1亿,
豆瓣评分也只有4.7分,并呈现下降趋势。
而以上的综艺节目在国内都拥有庞大的粉丝基数和超高的收视率,
单拎出来一个都可以让到一大票的赞助商蜂拥而至。
但是反观如今火爆的国产综艺,虽然类型层出不穷,
但是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以傻笑为主,
有干货、有技术含量的综艺,说实话,凤毛麟角。
哪怕是号称国内首档悬疑探险类的《七十二层楼》在播出几集后便能够知道,
对于这种高智商的玩意,善于娱乐、煽情的芒果台还是玩不溜。
在噱头上国内综艺依旧遵循着老套路为观众源源不断地输出撕逼大战的素材,
强行组cp、卖人设、制造矛盾,按剧本走流程,最终导致笑点僵硬,观众尴尬,
收视率自然是不言而喻。
旅游真人秀没有了诗和远方,更多的是哭 露,
户外真人秀除了做旧任务玩老游戏,剩下的无非就是多一点情怀,
室内综艺更是普遍低龄化,寓教于乐的节目少之又少。
在综艺节目的创作上经常会陷入“抄袭”风波,
而“抄袭”最多的就是那个“宇宙无敌”的韩国。
然而在节目创新和差异化上则与其差距较大。
对于艺人热衷的卖人设,韩国节目开始大刀阔斧和唱反调,
所谓艺人,是在有意无意间向世界传达某种讯息,而太过清楚的讯息,老实说就非常无聊。
如果说国内的大多数综艺是包装手段的话,韩综艺的兴趣便是拆包装,
另辟蹊径的做法也换来了收视神话,
《两天一夜》收视创造了韩国综艺节目收视的最高峰,以分时段51.3%的收视率刷新韩国电视史上综艺节目的收视纪录。
韩综艺总爱把看似气场完全不合的人聚在一起,去完成看似有点太理想的目标,而这也是让节目天然、有趣的关键。
如何让冲突最大化,就是让一群原本不可能做这件事的人去做这件事。
《两天一夜》里,让一帮偶像明星跟着主持人,在陌生的地方野营;
《花样青春》系列,在艺人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强行绑架发配去旅行,甚至连换洗的内裤都不让带;
纵观国内综艺,虽然也在突发上如法炮制但是效果却差强人意,
这与国内综艺的不开放和不敢有莫大的关系。
什么时候我们都变理性了,
或许国内质量高的综艺如雨后春笋的日子就来临了。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