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电视剧

《念念不忘》第四期:我们姓钱,但不爱钱!

《念念不忘》第四期:我们姓钱,但不爱钱!

钱学森一家

北京卫视大型文化传承类节目《念念不忘》于6月14日晚21:08播出了第四期。本期节目以枝繁叶茂、人才辈出的“钱氏家族”为主题,选取杭州钱氏线的代表人物钱学森和无锡钱氏线的代表人物钱钟书为代表,虽两人生长环境以及家族长辈都不尽相同,但两个家族有着相同的教育理念,谨遵钱氏祖先钱镠的家规家训,讲述了两个不是很喜欢自己姓氏的两位大家的治家理念。

一个纸条,让他无论走多远都要回家

钱学森的故事大家都不太陌生,一个出生在杭州钱家家族,后成为中国导弹之父。在国内上学时就成为了力学界、核物理学界非常权威的专家,大学毕业后去美国做研究,在美国过上了很富裕的生活,在听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毅然决然的回国。但大家可能有所不知,钱学森从一开始就是抱着要学成报效祖国的念想出去学习的,在本期《念念不忘》中公开了一张钱学森在出国前父亲给他的小纸条,这张小纸条为钱学森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他为国效力的信念。纸条中写道:要么成为圣哲,要么成为仁者,要么讲究义气,要么具有才智,要么对事业忠于职守,要么待兄弟如手足,要么孝顺父母,你这次到美国留学,并不是你的宿愿,你一定要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学成归来,报效祖国。这样一个抱着问题去探求答案,再带着答案去解决问题的过程,钱学森也教传给了儿子钱永刚,在钱永刚小的时候,钱学森送了他一套《十万个为什么》,让他每天读三四十页然后有问题就一起聊一聊,就是为了让他在好奇心的指引下探寻问题,在书里找答案,钱家诗书传家的门风就这样代代相传,想必这也是钱家门下人才辈出很重要的原因。 

钱钟书与杨绛

我可以什么都没有,但我不能没有书

钱钟书爱读书的天性大概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一岁的时候家里人让钱钟书抓阄,钱钟书直接抓了一本书,在后来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回忆,家里没有书可读的时候,钱钟书就开始读字典,一看就是半年的时间。在《念念不忘》中还提到这样一个细节,杨绛和钱钟书走到一个窝棚边,杨绛问他,给咱俩这么一个窝棚住行不行?钱钟书认真的想了想说,不行,没有书。钱钟书真的是一个视书如命的人,在之后与杨绛、钱媛组合成的三口之家的生活中依然弥漫着书香气息,三个人一个是中国文学的大家,一个是中国女作家,一个成为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的教授,严谨的学风赢得了无数学生的爱戴。在钱钟书和钱媛去世后,杨绛先生汇总出家里所剩的74万元稿费,全部捐给了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去帮助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自己学业。杨绛先生还在92岁的时候完成了回忆录《我们仨》,讲述了一个普通的一家三口所走过的悲怆而温暖的日子,用文字的形式让三个人永远生活在一起。

我们虽然姓钱,但并不爱钱

钱钟书和钱学森虽然一个生在杭州一个生在无锡,两个人并无交集,不过有一点他们很一样,就是他们都不太爱自己的姓氏。在《念念不忘》中提到,钱学森在晚年曾跟夫人蒋英开玩笑,就我获得这点儿奖,钱归你,奖归我。钱学森先生曾拒绝美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等职位,他说只要是为国家和民族做事那就是最高的奖赏,自己是一个科技人员,不做高官也不看重钱财。同样,钱钟书先生也有着同样的心境,钱钟书先生在出名后很多人希望采访他,但他不接受采访,有人说可以在采访后付一笔报酬给他,钱钟书听完笑笑说,我都姓一辈子钱了,我还能爱钱么。这样的人家从祖上到现在,一直传下了他的家风家训,并开支散叶,如今也有一千多年了。

在之后的节目中,《念念不忘》将讲述哪位历史名人的传奇故事?他又有着怎么样的治家治国理念?在他未曾公开过的家书中又有着怎样的心里话要向大家讲述?更多精彩就在每周三晚21:08,北京卫视《念念不忘》。

《青春最好时》上视节首曝预告 悬疑爱情刮头脑风暴

上一篇

《青春最好时》上视节首曝预告 悬疑爱情刮头脑风暴 《青春最好时》上视节首曝预告 悬疑爱情刮头脑风暴
一部戏用了8个替身,全程坐着拍戏,却被吴京称为是最敬业的演员

下一篇

一部戏用了8个替身,全程坐着拍戏,却被吴京称为是最敬业的演员 一部戏用了8个替身,全程坐着拍戏,却被吴京称为是最敬业的演员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排行
热门专题

蜀ICP备2020026468号-4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