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
一部经过打磨的品质剧总会证明自己的价值。从“低开”到“高走”,在江苏卫视播出过半的《白鹿原》逐渐升温:连续多日收视破1,网络播放量达48亿,“叫好又叫座”的景象初现。
被许多观众点赞“视听盛宴”的《白鹿原》,近期逐渐回暖的收视表现,恰恰印证着一个道理:“好饭不怕晚”。一部严肃剧如何慢慢酝酿出它的滋味?《白鹿原》交上了一份独特的答卷。
《白鹿原》
“慢热”只是一时状态
在《白鹿原》开播初期,与居高不下的关注度不相匹配的收视表现,不免令人对此有些扼腕。媒体曾一度为这部作品贴上“高口碑、低收视”的标签。但严格意义上,这样的说法是个伪命题:口碑与收视指向的都是观众对一部剧的评价。一个用嘴投票、一个用遥控器投票,但都建立在“看过”的基础上。
过去,对某部剧“无人问津却备受好评”的描述时常出现。在这背后,其实是大众媒介、评论人等群体对作品的想象性评价,并不能称其为完全意义上的“口碑”。一部优质剧的评价,不能“偏听则信”,应当进行持续性地审慎观察。
目前《白鹿原》播出过半,收视回暖、持续热议,这为人们深入读解一部影视作品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事实上,此前国剧市场中并不乏“低开高走”的作品,《士兵突击》《北平无战事》等剧集都曾在开播之初,因其类型独特、宣发受阻等诸种状况遇冷,但最终都逐渐显露光芒,成为现象级作品。
一部经过打磨的作品自带内生性的循环系统,即,品质创造口碑、口碑缔结收视。这些要素都在特定方面契合着受众普遍的审美情趣,并引发心灵共鸣,由此产生了观众与荧屏更进一步的精神互动。
叙事,厚积薄发
《白鹿原》的叙事在两个层面上觅得独特性:一是骨相上的“螺旋”,二是血性上的“严肃”。恰恰是这样的叙事特点,迎来了《白鹿原》的“厚积薄发”。
本剧编剧申捷曾表示,“《白鹿原》是内在螺旋式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流行剧集,用冲突强烈、节奏紧凑的结构便能直观地搭建起叙事。《白鹿原》的故事讲述娓娓道来,人物的性格也抽丝剥茧,在一层一层的斗争中渐趋丰满。
从原著到影视改编,《白鹿原》的内里始终印迹着“严肃”二字。正是这种严肃叙事,与那些文化消费或者消费文化者形成明显的区隔。当《白鹿原》聚焦西北农村,演员们将人性底色中的那份朴实与倔强细腻演绎,演绎农民要真实地体验农民、做面条要自己收割麦子……这样的雕琢,经得起观众的反复咀嚼。
部分通俗影视作品遵循着快速生产逻辑,在短期内完成从策划到播出的全过程,以至于出现题材重复、立意粗浅,甚至于“天雷滚滚”的作品。《白鹿原》播出过半,却逐渐彰显出它的可看与耐看,为国剧市场树立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品质剧样本。
《白鹿原》
名著改编更需时间证明
经典名著的改编,不同于网络小说。网文IP容易实现流量转换,粉丝与观众的身份能够逐步融合;经典名著的IP改编,则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对大众审美诉求的考量外,还得兼顾原著风貌、立意主旨等更为深邃的面向。
名著改编,是个克制、隐忍的过程,要经得起时间拷问。只有这样,作品也能带上历久弥香的品格。
《白鹿原》关注并思考的议题,与网络时代的喧嚣热闹不那么合拍,但却是关乎整个国家和民族前进不得不面对的命旨。但正因如此,历史境遇的拷问放到当下,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无论答案如何,这样的讨论已是催人沉思、促人清醒的针剂。对于《白鹿原》,沉思本身,就是它作为文艺作品所能创造的最大价值。
《白鹿原》的精彩在于生动刻画了一个时代的群像,历经磨难又毫不屈服。一部品质剧会如同它所打造的人物那样,具有一致的品格。播出过半的《白鹿原》,最初的话题热度也趋于平缓,其进入平稳期的播出表现才能令人看清一部剧的品相和底色。随着时间的推移,《白鹿原》或许会进一步彰显出其更为深邃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力量。
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是一部史诗性的鸿篇巨著。改编自这部小说的同名电视剧,也必将被时间检验证明,这是一部史诗性的电视剧。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