绦虫病究竟是什么?有哪些危害?我们应该如何防治绦虫病?
据《楚天都市报》3月14日报道,5个月前吃了一块五成熟的牛排后,浙江省温州瑞安的周先生就经常腹泻。后经检验,发现周先生体内可能寄生着一条虫子。昨天,在省市三级疾控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周先生服下南瓜籽、槟榔汤和导泻药物后,排出一条5.2米长的绦虫。
思前想后,周先生能想到的就是5个月前在西餐厅吃的那块五成熟的牛排:牛排带着血丝,味道比平时全熟的要鲜嫩得多。周先生发现自己的粪便中有一节长达20多厘米的白色物体,样子有点像竹子的节。结果显示,“竹节”为一种巨大的肠道寄生虫——带绦虫的孕节(里面有虫卵)。而让周先生感染这个寄生虫的最大可能,就是五个月前的那块牛排。
21日上午,大陆南宁303医院检验科实验室,从消化科病人体内排出后送来的标本中,发现的罕见吸虫—牛带绦虫,且足足有500厘米长。据称,这名患者姓陈,今年45岁,南宁宾阳人,平时喜欢吃生鱼片、生牛肉等,虽满足口腹之慾,却也因此患上肝吸虫病及绦虫病,在医院除虫住了5天,21日上午医院检验科实验室从病人体内排出后送来的标本中,找到了500厘米长的牛带绦虫。
绦虫病,主要是猪肉绦虫或牛肉绦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疾病,这种虫的外形扁长、像面条,虫卵在牛肠内孵化并可随血液循环遍布全身,生长成囊尾幼虫,人一旦食用含有囊尾幼虫的牛肉或被囊尾幼虫污染的食物,3个月后就会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且寿命最长可达60年以上。
纽带绦虫
防治牛带绦虫病应采取以下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改良饮食和卫生习惯,肉类必须煮熟煮透,切生菜和熟菜的刀、砧板要分开,用后应洗刷干净,防止污染。 (2)加强肉类的检验及加工工作。如果食用的肉中没有活的囊尾蚴,人类便不可能感染牛带绦虫。因此,应加强肉类检验及加工工作。 (3)加强屠宰场的工作,严禁出售有牛带绦虫幼虫的牛 肉。 (4)加强对牛的饲养管理,为防止牛感染,应将厕所与牛舍分开,以防牛吃人的大便。 (5)及时治疗病人。常用的中药有槟榔、南瓜子、龙芽草,西药有氨硝柳胺(灭绦灵)、毗喹酮等。具体用法如下: 1)槟榔、南瓜子:晨间空腹服60~80克南瓜子(先碾 碎),2小时后再服60~80克;槟榔煎剂200毫升(槟榔要先 浸泡后煎);半小时后服硫酸镁,全药服完后约3~4小时排 出虫体,本药治愈率达90%以上,且副作用小。(以上为成人 用量,小儿酌减) 2)龙芽草:叶芽全粉0.7~0.8克/千克体重或叶芽浸膏 40毫克/千克体重,空腹一次顿服,1.5小时后再服硫酸镁, 48小时内可排出虫体。 3)氯硝柳胺:成人药量为2~3克,分2次服用,间隔l小时,小儿药量酌减。 4)吡喹酮:10毫克/千克体重,总量不超过0.5克,清晨空腹1次顿服, l~2小时后服泻药,服药当天或次日排出零碎虫体与节片,服药后可出现头晕、恶心、腹痛、等麻疹等,个别可出现心电图改变,所以服药时应遵医嘱或住院治疗。症状体征潜伏期为从吞食牛囊尾蚴至粪便中出现虫体节片或虫卵,约需3 个月。症状轻重程度与体内寄生虫数有关。轻者可毫无症状,重者症状明显甚至可因并发症而死亡。粪便中发现白色节片为最常见的症状并常成为患者就诊时主诉。妊娠节片多于大便时伴同粪便排出体外,而且常自动地单个或两三个节片相连从肛门爬出,在肛门周围作短时间蠕动,并滑落到会阴或大腿部,患者感到肛门瘙痒不适。几乎100%患者有此症状。胃肠道症状中以腹痛最为常见,见于约半数病例。腹痛可在上腹部、脐周或无固定位置,可为钝痛、隐痛、刺痛、咬痛或烧灼感,少数患者可有肠绞痛。此外还可有恶心(15.7%~46%)、呕吐(11%)、腹泻(10%~50%)等。食欲减退或亢进都较常见。头昏、神经过敏、失眠、癫痫样发作与晕厥等神经症状以及过敏性瘙痒症、荨麻疹、结节性痒症也在少数病人中出现。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