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卫视的喜剧综艺《笑声传奇》正在热播中。
该节目接档《欢乐喜剧人3》,成为第二季度东方卫视的主打综艺。开播以来,其收视表现和网播量成绩都不错。但是,与之而来的争议声也不少。那么,《笑声传奇》究竟怎么样呢?小编来一一分析。
<>《笑声传奇》新老笑匠齐上阵,保证了节目的质量和关注度
>《笑声传奇》可视作《笑傲江湖》第四季,沿用了同一个制作团队,从出场的新锐笑匠来看,选手重合度也很高。与《喜剧总动员》《跨界喜剧王》等富含“跨界”元素的喜剧综艺节目相比,东方卫视的喜剧综艺显然要更纯粹一些。无论是《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还是如今的《笑声传奇》,都让专业喜剧演员来表演。
《笑声传奇》之所以不叫《笑傲江湖4》,是因为其嘉宾构成和赛制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加入明星喜剧演员的表演,采取星素PK的方式;其次,完全依照观众的投票决定是否走进决赛。当然,赛制存在bug,毕竟明星喜剧演员自带观众基础。
不过,今天要讨论更为重要的东西——喜剧节目的质量。《欢乐喜剧人》的大火,让国内的喜剧综艺节目进入竞争白热化阶段,市场上的喜剧人才被疯狂消耗,节目质量每况日下,观众也对一些频繁出现的面孔有了审美疲劳。这让《笑傲江湖》这类喜剧人才选秀节目有了用武之地,其为喜剧界培养出为数不少的优秀喜剧演员,比如周云鹏、卢鑫、玉浩等。
《笑声传奇》采取传奇笑匠和新锐笑匠PK的方式,严格来说其实不算星素pk,因为所谓的新锐笑匠一般都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或是在某一地域大红大紫,比如魏三、方清平等。这种PK方式免不了受招商因素影响,但凭心而论,对节目内容的质量也很有帮助。
《念念不忘》
最有感触的是蔡明。目前《笑声传奇》已播出5期,蔡明表演了3个节目,第一个故事有关爱情,第二个故事关注流浪猫、狗,第三个故事有关亲情,每次表演都很到位。尤其是第一个故事《念念不忘》,她和老搭档李建华、刘晓梅在台上配合默契,节奏把握得当,让观众随着剧情哭笑。
最能引起反思的是相声节目。南派相声演员大兵、80后相声代言人高晓攀、相声新势力卢鑫和玉浩都登上了舞台。大兵的节目带着相声一贯的批判意味,接连对孩子教育、村干部弄虚作假等社会问题进行了反讽,但好像跟“相声”这个形式联系不太大;高晓攀也走了反讽路线,将“说学逗唱”这几门相声的基本功拆分开告诉大家真正的相声应该是什么样;卢鑫、玉浩以在相声中加入创新元素引起关注,这次也不例外。
大兵讽刺村干部弄虚作假的节目
高晓攀、尤宪超
相声发展到现阶段,形式越发多样化,内容包罗万象,但却常常失去它本身的意义,向卖萌耍贱的方向愈走愈远。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存在的独特意义,如果为了迎合观众,一味地刷新底线,那早晚会被淘汰。
卢鑫、玉浩
还有个最大的感受是,白凯南好像来错地方了。他擅长的是模仿,当初也是因《百变大咖秀》大火,但对喜剧节目的内容把控能力就差点,这让他在《笑声传奇》中的处境有些尴尬。白凯南可能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最新一期中,他虽然还是有模仿秀,但是内容却触及最近比较火的“自杀”话题。不过,有些用力过猛,过度煽情的地方还是满屏尴尬。有消息称,《百变大咖秀3》将于今年回归,白凯南还是比较适合纯粹的模仿秀,期待他的表现。
白凯南、瞿颖
<>东方卫视喜剧战略渐成熟,垂直化差异竞争能帮它守住优势吗?
>从东方卫视招商会释出的信息看,它的喜剧战略图已经很明显了。Q1是《欢乐喜剧人3》,Q2是《笑声传奇》,Q3、Q4有《喜剧大师班》、《笑星闯地球》、《今夜百乐门》等节目,几乎涵盖了喜剧的所有形式。
从《笑傲江湖》的素人喜剧演员选秀到《笑声传奇》的星素PK,再到《喜剧大师班》的培训再造,紧接着就是输送给各类节目合适的喜剧人才,看起来是完整的一套体系,但最重要的还是“创新”和“内容”。
喜剧综艺面临着与国内其他综艺节目相同的问题,那就是缺乏创新。就拿东方卫视的几档喜剧综艺来说,《笑傲江湖》被称为“喜剧版好声音”,《欢乐喜剧人》被叫做“喜剧版歌手”,而《笑声传奇》又被叫成“喜剧版天籁之战”,别误会,这么叫不是为了好区分,而是对这几档综艺形式雷同的戏谑调侃。
近几年的引进模式大战,让国内综艺进入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中,如今,越来越多的制作团队意识到只引进版权不自我创新是多么被动的情况,因此,纷纷或被迫或主动地调整王牌节目的模式。但是,多年的版权引进已经让很多从业人员变懒了。不知道有多少人耍着小聪明,修修改改一些小细节,就打出旗号说自己是原创,陷入掩耳盗铃式的狂欢,真让人着急。
除了创新,对于喜剧综艺来说,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节目内容。喜剧可以称得上是最难的创作,基本上所有的形式都已经被开辟,比如误会式推进、段子式台词、反转式剧情等,让喜剧节目的笑点变得越来越难,包袱也时常不能响。最关键的是,如今的喜剧节目貌似都迷恋所谓的情怀,在还没将观众逗笑的时候就想让他们哭,太难了。
再则,喜剧节目真的不是“研发”出来的,其创作要靠编剧的生活阅历、脑洞创意来铺包袱、设笑点。喜剧综艺泛滥后,资本的推动让这类节目一快再快,“研发”出所谓的看点,甚至按照套路批量生产,那这个类型就离灭亡不远了。这就跟影视界批量生产故事一样,还有人计算成功率,让人哭笑不得。
在视频网站的强势挤压下,电视台的生存空间一缩再缩,尤其是优秀的网综层出不穷,给电视综艺带来极大威胁,电视台寻求出路无可厚非,东方卫视的喜剧战略,北京卫视的“跨界”路线都是其为差异化竞争所做的努力,但同一类型的节目太多,难免让人产生厌烦感。归根结底还是要开拓类型下的不同形式、不同方向,也就是“创新”。
【文/jin】
版权声明
微信公众号【影艺独舌】的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艺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评论,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须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及作者。(请回复“转载”,了解具体要求!)
微信ID:yingyidushe
对影像和艺人做最恰如其分的评价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