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朗读者》,你也许会想到那部同名的德国小说和改编的英国电影《生死朗读》。
电影《生死朗读》
今天说的,是一档同名的电视节目《朗读者》。每周六、周日晚的黄金时段,在CCTV1 和CCTV 3两个频道联合播出。
为此,央视特意更改了播出13年之久的王牌栏目《星光大道》播出时间。
更罕见的是,节目首播前,每一档节目前都会出现《朗读者》的预告片,CCTV3更是全天滚动播出《朗读者》的TVC。
在梅丸君的印象中,央视鲜有动用如此大的规模宣传的综艺节目。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央视如此大规模地推广《朗读者》呢?
如果按照娱乐产业的分类,《朗读者》应当属于语言表演类节目。从表演形式来看,热播的《见字如面》也应属同类。
但央视则更愿意把它定义为文化类节目。所以只要一说《朗读者》,必称《中国诗词大会》。
《诗词大会》的走红,的确是央视推出《朗读者》的最好时机。这个据称“筹备一年”的文化节目,在呈现细节上处处精心。
但更多人知道这档节目,就像知道那些明星跨界“触电”一样——有董卿担任制作人,就足以为《朗读者》带来了巨大的话题流量。
董卿走红是必然的,有家喻户晓的知名度,有着“拖”的传说,还有知名的口红色号。但更重要的,还是有台里面的力捧。
现在,央视急需把自己手头的“名人牌”打的更加响亮。不仅是因为老毕的前车之鉴,李咏的离职创业,还有深度融合的政策背景下,有着把一批知名主持人打造成“网红”的号召。
在市场化过程中,央视也曾探寻过,作为电视行业的“老大哥”,究竟该在娱乐节目中引领什么?
2011年全台改版以来,它做过好几次尝试。
起初是自制综艺,《我们有一套》挖掘泛年龄层的综艺。撒贝宁从《今日说法》的主持走入综艺节目中,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随着制播分离的成熟,央视也逐步开放市场合作,灿星、天娱等著名的制作公司都曾为他们输送过节目。这一时期,《中国好歌曲》《出彩中国人》《嗨!2014》《了不起的挑战》前后登上央视屏幕。
《中国好歌曲》
但制播分离后的矛盾在后期逐步显露出来。一些综艺节目出现了不符合平台定位的导向。加上新的制度和传播形势下,央视对节目核算等环节有了新的规定,面向市场的综艺制作开始逐步淡出央视。上述的节目中,几乎都没有在央视推出过续集。
所以伴随着《挑战不可能》《加油向未来》等达人类、科学类节目的成功,《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的口碑刷屏,央视的文艺节目找准了新的突破点——文化类节目。
一档以朗读为看点的节目,设置了两个演播厅和室内演唱会级别的高级舞美。这是在炫耀着资本的力量。
主舞台
采访室
一档以人的感情为核心的节目,以笔锋犀利的宋体、大号字体的字幕,强调着“文字”的力量。
这个节目里,来了柳传志、张梓琳讲述着家庭故事,也来了名不见经传的素人讲述着不平凡的经历。
也许你未曾被精英的故事感动,但如果你通过这档节目,知道了老舍的“舍”不读3声读4声,那也是节目的意义之一。
但所有的节目都有自己的短板,集万千赞誉的《朗读者》也不例外。
董卿自己都说,这是她做这个行业二十二年,到了一个时候去做一档真正自己喜爱的节目。可这仍是董卿喜欢的,观众喜欢吗?
央视自知,从十年前省级卫视的崛起,它在引领综艺内容的能力上掉队了很多年了。《朗读者》在承担文化传播使命的过程中,究竟如何去引起社会对文化的讨论,又能引起多大的共鸣?
《诗词大会》们掀起了讨论文化节目的小高潮。但仍有犀利的观点就曾提出,《诗词大会》们本质是“反诗学”的。
诗词之美,是审美之美,不在对抗之美。诗学强调的审“美”体验,被电视节目所构造的竞技赛制所打破了。无论是百人团赛制,还是以前中学生组团竞赛,都试图把“死记硬背”对高手塑造成文化素养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而《朗读者》是没有竞技的,他只是在人物故事的访谈和朗诵之中建立起情感联系,然后通过搭配着主旋律,传达给电视机前的你。
所以,《朗读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看懂这个节目在说什么,你只需要一点点素养;而看下去这个节目,却需要很多很多的耐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 2008-2020